理论教育 建筑构造与识图:板平法施工图的表达与识读方法

建筑构造与识图:板平法施工图的表达与识读方法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浇板配筋图的表达在平法施工图中分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下面以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为例说明,它适用于以梁为支座的楼面与屋面板平法施工图。(二)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示例以图12-13中的板平法施工图为例,介绍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建筑构造与识图:板平法施工图的表达与识读方法

现浇板配筋图的表达在平法施工图中分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和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下面以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为例说明,它适用于以梁为支座的楼面与屋面板平法施工图。

现浇楼盖中板的配筋图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表示法,一种是平面表示法。传统表示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平面图与剖面图相结合,表达板的形状、尺寸及配筋;另一种是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板的配筋形式和钢筋用量。板的平面表示法则是在第二种传统表示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配筋图表达的一种新方法,如图12-13所示。

(一)板平面注写方式

板平面注写方式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两种方式。

(1)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板厚、上部(T)下部(B)纵向贯通钢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板块编号分楼面板LB、屋面板WB、悬挑板XB等。图12-13中,LB5,h=150,B:X10@135;Y10@110,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5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10@135,Y向为10@11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钢筋。

(2)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表达在原位标注),如图12-14所示。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梁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或边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二)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示例

以图12-13中的板平法施工图为例,介绍板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www.daowen.com)

从图中可以看出,集中标注的板块LB1~LB5,其中LB2(楼板2),h=150mm(板厚),B:X10@150;Y8@150,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10@150,Y向为8@15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钢筋。LB3(楼板3),h=100mm(板厚),B:X&Y8@150;T:X8@150;板下部配置的双向贯通纵筋为8@150,板上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8@150。

图12-12 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

图12-13 板平法施工图

图12-14 板支座原位标注

从图中原位标注可以看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钢筋①~④号、⑦~⑩号和悬挑板上部受力筋⑤号和⑥号,分别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和梁悬挑部位表达,垂直于板支座(梁)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悬挑板上部受力筋⑥号钢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上部,配筋值为10@100(2),沿支承梁连续布置两跨,且无梁悬挑端布置,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分别为1 800mm;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②号,配筋值为10@100,自支座中线向跨内对称伸出各1 800mm;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⑨号,配筋值为10@100(2),该筋通长设置在短跨板上部,沿支承梁连续布置两跨,自支座中线向跨内对称伸出各1 800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