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每逢天干火旱,文县玉垒乡大山村的村民,便要抬上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的木雕神像,去距村好几里远的一座山上的崖洞里祈雨。
祈雨的那个崖洞,村民俗称“白崖里池上”。那崖洞深不可测,据说走到最远处能听到小团鱼河(又称小盘峪)的流水声。洞里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需打上松枝或桦树皮火把,才能缓慢前行。早先这个洞里有十二道石门、十二座石桥,飞舞着蝙蝠,村民祈雨过石门、跨石桥,高高低低,坎坎坷坷,祈雨的艰辛程度一言难尽。由于洞子太深,给祈雨带来诸多不便。如果要少走路,就必须打垮洞里最远的地方,封堵一些地段,只留离洞口稍近的一段洞子,供人们设坛求神祈雨。
可是,谁有这样的回天之力呢?村民们只能望“洞”兴叹!
后来,大山村里出了一位小画匠,他的名字叫任天年。他不仅会绘画,而且会阴阳、端公。有人说,小画匠管着天飞爷和紫柏爷。他能把两个老爷叫出来。他叫天飞爷:“天飞爷,你好吗?”天飞爷回答:“我好!”他又叫紫柏爷:“紫柏爷,你好吗?”紫柏爷回答:“我好!”要是两位老爷回答“你叫我干啥”,或是“你还不赶紧跟我来”,说明两位老爷对他有意见了,他要赶紧到两位老爷跟前去,想方设法协调好自己和老爷的关系,才会相安无事。
小画匠决定为村民排忧解难,打算利用自己的手艺,封堵祈雨崖洞一些地段,缩短人们在崖洞行进的距离,让村民取雨不再那样艰难。
小画匠来到崖洞的洞口,设坛祭祀后,开始往天上打寡鸡蛋(没有孵出小鸡的鸡蛋)。他每往天上打一个寡鸡蛋,崖洞里就要垮一些地方,封堵一些地段。他一连往天上打了十二个寡鸡蛋,封堵了崖洞里的许多地段,大大缩短了乡民去崖洞祈雨的路程。
小画匠本来是造福于民,但他的举动却得罪了一位恶神。当他打完十二个寡鸡蛋后,他的身子被恶神施展了法术,紧紧地贴在了峭壁之上,动弹不得。恶神想用这种方法,把小画匠活活饿死。
小画匠早已料到恶神会对他这样做,所以清晨他临出发前,便吩咐母亲:如果他当晚不回来,就用笼床蒸事先他已放好的馍馍,那馍馍下面铺的是菜叶,蒸七天七夜,才能揭开笼床。因为只有蒸够七天七夜,馍馍和菜叶才会自然分离,他的身子和峭壁也就能分离,这样就等于他挫败了恶神的毒计。
当晚,小画匠的母亲发现儿子没有回来,便按儿子的吩咐,生火蒸馍馍。
母亲明知儿子嘱咐,龙床里的馍要蒸七天七夜,才能揭开笼床。可是她蒸到第六天时,实在等不住了,便迫不及待地揭开了笼床,一看,禁不住喊出了声:“糟了!”原来,馍馍和菜叶还没有完全分离,就差一点点了。
既然笼床已经揭开了,再继续蒸也无济于事了,母亲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把馍馍从菜叶上撕了下来。这一撕不要紧,小画匠也从峭壁上跌落下来,摔死了。
小画匠虽然死了,但他却用自己的生命为乡民换来了祈雨方便。往日去崖洞里取雨,要经过十二道石门、十二座石桥,如今只需走过三道石门、三座石桥,便可取雨。(https://www.daowen.com)
后来,大山村每逢遇到干旱,村民们和跳大神的端公,便抬着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的木雕神像,还要背上“小老爷”(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一尺高的神像),去崖洞里祈雨。
一路上,村民们吹响牛号角,举着旗帜,敲锣打鼓,向白崖里池上前进。走到离崖洞不远的地方,众人抬着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木雕神像过不去了,就将木雕神像放在那里,背着小老爷去崖洞祈雨。
崖洞的洞口,有两条巨蟒把守,见村民来祈雨,巨蟒便自动离去。
进入崖洞,走不了多远,崖洞的石壁上就有“滴答滴答”的滴水声。但千万不能图近便省事,取那的水。要是取上那水,走出崖洞,走不到二里路,便要打冰雹、下暴雨,毁坏庄稼。
有一年,大山村发生严重旱情,几个村的村民不约而同来白崖里池上祈雨。有个鲁莽的小伙子刚进洞,看到崖壁上“滴答滴答”地滴水,便说:“我们把这水取几滴。”
小伙子刚用小瓶取了几滴水,后面来的发现后让他把取的水倒掉。小伙子硬犟着不倒,结果他刚走出崖洞不远,便下起冰雾、暴雨。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取洞口石壁上的水了。
祈雨取水,一定要走到第三道石门处,才可止步取水。取水的方法是,端公在第三道石门处设坛祭祀,打卦,烧纸,上香,念经,传老爷。端公口中还念念有词:“天飞爷神灵啊,还有黑池爷神灵、紫柏爷神灵,你们都是大山人的保护神。现时,天干火旱,我们专门到这里祈雨来了,还望神灵怜悯百姓,大发慈悲,为百姓降点雨……”
就在端公做法事时,祈雨队伍中随行的一个人,用手不停地抠崖洞的石壁。抠着抠着,此人的鼻子上就冒出细密的汗珠,汗珠越来越大,开始往下滴了。这时,便用事先准备好的锡壶盛三滴从鼻子上滴下来的汗珠,盛两滴也行,这样就算取上水了。
也有村民说,端公做法事时,祈雨队伍中随行的一个人,用手不停地抠崖洞的石壁。抠着抠着,石壁上开始滴水了。这时,便用事先准备好的锡壶盛三滴从崖上滴下来的水,盛两滴也行,这样就算取上水了。
端公率领众人往家走,走出崖洞不远,锡壶里开始响动了,响动越来越大。没过多久,天上便开始下雨了,旱情随之解除。
(任兴启讲述 刘启舒采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