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灵山旧州端午节送狗儿,避邪纳福!

灵山旧州端午节送狗儿,避邪纳福!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灵山旧州镇的端午节流传着一个独特的习俗——送狗儿。这一喊,既喊出了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又喊出了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与崇敬,说明旧州送狗儿的习俗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也有一定的联系。2011年4 月,“旧州端午节送狗儿”已被列入钦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4灵山旧州端午送狗儿

古代人们把农历五月称为恶月或毒月,是因为这个月气候已经转暖,而且很多地方雨季开始,空气潮湿、细菌滋生,物品或食物容易霉变,人们尤其是小孩儿这个时候最容易生病。五月初五正是恶月中的恶日,所以为了避邪、防病、保佑孩子、庇佑家人健康、平安,中国各地形成了许多端午节习俗,比如在门上挂艾草或菖蒲、在房子周边洒硫磺、喝雄黄酒、挂五色丝线、戴香囊等,这些习俗或多或少带着朴素的科学道理,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民众对健康的追求和信奉。

广西灵山旧州镇的端午节流传着一个独特的习俗——送狗儿。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采回艾草、黄茅、桃叶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晒干、碾碎后拌入硫磺,然后填充进用棉布手工缝制成的小狗、三角符、绣球、八卦、葫芦、心形模样的香囊,所制作的香囊当然以狗儿居多,因为狗是旧州古老的图腾崇拜物,人们爱狗护狗,平时还喜欢在身上戴狗牙作避邪物。从初一到初五,小孩儿的脖子上和家家户户的蚊帐钩上都要挂上狗儿香囊,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家人平安。到了初五,人们就会早早起来用纸或芭蕉杆、黄瓜等易浮于水面的材料制作“龙船”。这一天祭祖后,人们先把一些祭品及狗儿放在“龙船”上,虔诚地在船上焚上一炷香,然后大人们带着家里的孩子护送“龙船”到河边开始送狗儿。送狗儿之前,大人先从“龙船”里拿出狗儿,一边让狗儿“舔”遍孩子全身,一边不停地说:“狗儿舔完我儿身上的疮疥和病痛”、“保佑我儿身体健康、聪明伶俐”、“送灾送难,好运留下”之类吉祥的话,之后把狗儿重放回“龙船”,让载有祭品并“载走”病痛、灾难、霉运的“龙船”顺水远漂,望着渐行渐远的“龙船”,人们还会大喊:“‘龙船’去远点,有多远去多远!” “鱼儿虾儿,你们吃鸡肉鸭肉粽子得了!”这一喊,既喊出了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又喊出了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与崇敬,说明旧州送狗儿的习俗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也有一定的联系。接着,大人们用河水帮小孩儿洗脸洗澡,再大一点的孩子就自己在河里畅游“龙船”水,河面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至此旧州古老的习俗——端午送狗儿全程也就结束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冰箱、除湿器、消毒柜等科技产品已走入寻常百姓家,现在的人们抗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已大大提高,所以今天的人们已无所谓“恶月”、“恶日”之说,但古老的习俗以及习俗里所寄寓的美好愿望和崇敬之心却能代代相承,这就是旧州送狗儿的价值意义所在。2025年4 月,“旧州端午节送狗儿”已被列入钦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www.daowen.com)

(吴坚/文 罗晓霞/画)

图4 灵山旧州端午送狗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