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部湾民俗风物神秘迷人

北部湾民俗风物神秘迷人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传至今的北海耍花楼是唐代前后从中原经湖南、福建、广东入桂西北,再传到合浦后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宗教歌舞。北海耍花楼用廉州话演唱,起源于各种驱邪、求神的仪式,是道教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神秘的宗教色彩。为消灾解难,请法师为病人做“耍花楼”。又因其是凡人所造,沾有秽气,便召二仙人出来洒楼,随即敲锣打鼓,吹响唢呐,边歌边舞,是为耍花楼。图13北海耍花楼

北部湾民俗风物神秘迷人

流传至今的北海耍花楼是唐代前后从中原经湖南、福建、广东入桂西北,再传到合浦后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宗教歌舞。北海耍花楼用廉州话演唱,起源于各种驱邪、求神的仪式,是道教艺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神秘的宗教色彩。最初,耍花楼这种民间舞蹈实为“跳鬼”,原本是祭祀、酬神,为重疾者消灾解难的一种仪式,意在收妖捉鬼,神到病除。

当地人们,当家中有病人,便认为病人是有鬼神缠身,于是请来道巫为病人驱鬼驱神,道巫便载歌载舞进行驱除鬼神的种种表演。表演程序如下:若某人得病,家人为其占卦、求神、问仙,均说冲着六害鬼。为消灾解难,请法师为病人做“耍花楼”。届时大幡师出坛,先召花园土地审问,花儿黄萎是否花根管理不善所致,花园土地回答说,不是管理不善,而是有鬼神纠缠。于是便造“花楼”一座,摆在桌上,作为收妖捉鬼阵图。又因其是凡人所造,沾有秽气,便召二仙人出来洒楼,随即敲锣打鼓,吹响唢呐,边歌边舞,是为耍花楼。这二人主要是叫九郎和王母的一男一女的对歌对舞,歌舞时男持一把花伞和一把纸折扇,女持一方绢帕和一把纸折扇,动作潇洒大方而又优美热烈,非常多姿多彩,美妙动人,特别是男的架式步姿就有七八十种之多,包括耍扇花、耍伞花、耍手巾花等手部动作,交叉脚、前踢、后勾、金鸡独立等防伪动作,体现出轻松、幽默、充满生活情趣的谐趣性。唱的曲调有“花楼调”、“石榴花”、“流水调”等,配以唢呐、锣鼓二胡三弦、喉管等民族乐器,唱词情调优美,富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富有浪漫想象的神话色彩。据说男女两个演员在那纸扎的花楼间纵情挥洒自如的动人表演,便可使那些鬼神留连忘返,没有心情缠扰病人,使病人消除病魔得以痊愈。

除了一男一女表演,还有一群仙人的衬唱。由于这种歌舞极其引人入胜,人民群众都是喜闻乐见的,所以十分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去除了那些迷信成分,成为纯粹高尚的民间歌舞,带给人们生活的欢悦和艺术享受。耍花楼融合了宗教文化、精神信仰、民间习俗、地方风情、歌舞艺术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既有中原农耕文化和山地民族的少数民族文化痕迹,也有土著渔猎文化的风格,还有鲜明的戏剧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宗教风味,艺术价值很高,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www.daowen.com)

(周玫/文 罗晓霞/画)

图13 北海耍花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