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民办高校培养社会企业家研究成果

中国民办高校培养社会企业家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而言,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要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即使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聪明绝顶,但是个人智力水平毕竟有限,因而虚心听取意见对于科学决策非常重要。这与有人对陕西民办高校举办者的研究是相同的。陕西一些民办高校创办者都有办企业的经历,或者办学前曾经经营过企业,或者在办学的同时还经营着企业。

中国民办高校培养社会企业家研究成果

对于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而言,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要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自身素质。

第一,以办学为使命。

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首先必须以办学为使命,把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才有可能办好学。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也只有以办学为使命,才有可能得到各方面的真正支持,民办高校教职工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际上,在市场信息充分对称、国家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即使是营利性民办高校举办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办学营利,也只有提高了办学质量才有可能获得利润

第二,虚心听取意见。

即使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聪明绝顶,但是个人智力水平毕竟有限,因而虚心听取意见对于科学决策非常重要。举办者对于重大决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能听取他人意见,对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为此,社会企业化民办高校应当推行董事会制度,一方面可保证民办高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化,减少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董事筹集资金的作用。(www.daowen.com)

第三,熟悉企业经营方式。

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截止到2013年没有国家固定的财政拨款,靠民办高校自筹办学经费。因而,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必须熟悉企业化经营方式,懂得在国家财政之外寻求资源。

从笔者在A省的调查来看,该省改革开放以来所有民办高校的举办者中,不乏高学历者、高职称者以及行政职位高者,但截止到2013年,真正办得较好的15所民办高校中,11所民办高校举办者具有办企业的背景,也就是说举办者具备了熟悉企业经营的素质。其它民办高校中,举办者不具备这种素质的,要么倒闭,要么正处于倒闭的边缘。这与有人对陕西民办高校举办者的研究是相同的。陕西一些民办高校创办者都有办企业的经历,或者办学前曾经经营过企业,或者在办学的同时还经营着企业。[32]一些具有企业经验的举办者办学成功并非偶然。

因此,尽管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家不能把民办高校当作企业来办,以寻求利润最大化,但是他必须具备熟悉企业经营方式的素质,借鉴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某些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