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艺术美学》系南京艺术学院学术成果,助力艺术学理论课堂导航

《艺术美学》系南京艺术学院学术成果,助力艺术学理论课堂导航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套丛书的编撰有切实的设想,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形成有理论体系的论述,集结出版构成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成果。故而,可说这套丛书是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体亮相。诚然,我们希望这套丛书也能走进课堂,为未来的艺术学人启明导航。

《艺术美学》系南京艺术学院学术成果,助力艺术学理论课堂导航

夏燕靖

编撰艺术学理论丛书,是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十二五”至“十三五”重点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要求,正如伟冬院长在丛书序言中所强调的,要从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拓展到应用理论研究,不仅要对精神生产起指导作用,同时也要对文创产业等物质生产起指导作用。作为“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环节,学校为此设立了专项科研经费予以重点扶持,这是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最大支持。

从学科建设与发展角度来说,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伊始,至2017年已有六年时间。这六年,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至为重要的时期,恰如稚童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成长为学龄童生,能健步行走,口齿伶俐了。即艺术学理论界从起初对于“什么是艺术学理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直至“艺术学理论作为学科存在条件”等问题的探讨,逐渐转向对学科独立性的自觉探究,诸如,提出对“艺术边界与艺术性重建”、“艺术史及艺术学史的学理路经”、“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以及“艺术与交叉学科”等问题的争鸣与研究。并且,随着这些自觉性问题获得深入探讨,艺术学理论界的认识不断完善和清晰。当然,艺术学理论界对于学科建设与发展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分歧与确证,这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求同存异,在争议中凝聚共识,从而推进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全国较早开展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院校有着自己的学术旅程和学术道统。自2004年成立艺术学研究所及后来相应成立的人文学院和文化产业学院,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刚开始只有五六人建制,仅招收六七名硕士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点,发展成为今天拥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新增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基地。现设有:中国传统艺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中国艺术经济史、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外艺术比较、艺术伦理学、艺术教育、文化发展理论与政策、文化遗产保护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同时设有艺术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教育、艺术馆与当代艺术思潮、文化艺术遗产、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三个单位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和副教授达到98%,并有多位教授为全国艺术学理论界知名学者。如何面向学科的未来发展,我们有三个基本确认:一是确认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基本内涵和视域,允许其外沿有扩展的可能;二是立足于综合艺术院校的特色,强调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从艺术一般的规律出发,并伸向各艺术门类学科,以艺术个别的实证,将各种艺术中的规律抽绎出来上升到一般,正确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是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即自觉站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立场上,观照学科的课程设置、观照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和写作,处理好教学与指导研究生论文产出的关联性问题。(www.daowen.com)

在学科发展中我们认识到,有关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尚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学术问题,以及亟待总结和提升认识的问题。本套丛书的编撰有切实的设想,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形成有理论体系的论述,集结出版构成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成果。丛书的作者以在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为主,将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理论。同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还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加入丛书的撰写团队,使这套艺术学理论丛书的选题和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成为艺术学理论界各层级读者喜爱的学术论著。故而,可说这套丛书是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体亮相。诚然,我们希望这套丛书也能走进课堂,为未来的艺术学人启明导航。

这套丛书内容涉及广泛,相关列项选题和预告出版书目,将在每册书后专题列出,以便读者了解和选购。

2017.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