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艺术美学:滑稽的本质和幽默

艺术美学:滑稽的本质和幽默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丑是滑稽的本质和根源,滑稽的事物有着某种错误和丑陋,但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正是在美丑的矛盾中,丑的主体因其自炫为美而违情悖理,暴露其丑的本质,因而引起人们发笑。在特定情境中,滑稽对象文过饰非、夸大其辞、自我炫耀,其结果是事与愿违、自我暴露、自我否定,给人以滑稽之感。滑稽具有丑而不恶的特性。与滑稽联系最为密切的是幽默。

艺术美学:滑稽的本质和幽默

滑稽是审美活动中常见的范畴。滑稽只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及其艺术表现中。因为只有人才会出现不切实际、不符合事物本质的非分之想,以及不合时宜、不得体的言语行为。在滑稽这一审美范畴中,展示的不是符合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价值,而是暴露了人的精神的缺失与情感的错位,是人的负面价值的体现。在具有滑稽特征的艺术表现中,无论是人的外在形象的怪异,或是人的行为言辞的悖谬,均可以通过引发人们的笑,促使人们趋近对于积极的人生价值的认同,以及生发合乎人的本质力量内涵的优胜与超越性心理,从而告别陈腐理念与陋习,增进对于人的精神与品格实现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

滑稽作为人类艺术活动中调笑逗乐、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同时又具有抑恶扬善的进步作用,也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先秦的俳优、汉代的角觝戏、唐代的参军戏,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滑稽的特性。在西方艺术史上,人们对某些看似神圣、道德的对象赋予一种荒谬、悖理的表现形式,扭曲其存在的严肃性、神圣性,实际上将其变得无聊、空洞、可笑,从而在形式压倒内容中使其形式连同内容一并否定。丑是滑稽的本质和根源,滑稽的事物有着某种错误和丑陋,但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正是在美丑的矛盾中,丑的主体因其自炫为美而违情悖理,暴露其丑的本质,因而引起人们发笑。

滑稽这一范畴有着鲜明的特征:

第一,内容与形式的相悖。在滑稽情境中,对象在言辞表达或情态动作方面可能十分严肃、庄重、一丝不苟,然而在其本质上,或者在目的追求上却表现出卑微、琐屑、渺小、空虚,以及“言过其实”、表里不一的矛盾或对立,从而导致荒谬。而且往往是对象的态度越认真,追求越执着,滑稽意味与荒谬性就越强烈。莫里哀笔下的答尔丢夫以宗教伪善掩饰卑劣行为和丑恶灵魂,果戈里笔下的赫列斯达可夫以吹牛撒谎、随机应变遮掩内心空虚庸俗、浅薄无聊,也都是表里相悖的滑稽形象。这些属于否定性滑稽。另有一类滑稽属肯定性滑稽,即对有价值、有意义的积极内容采取违情悖里的背反表现时,虽然同样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的表里相悖性,但它在否定形式的同时肯定了内容,即滑稽者在否定滑稽现象时,却肯定了自己的意旨和追求,如徐九经、阿凡提等类人物的滑稽便是如此。不过,无论否定性滑稽还是肯定性滑稽,都表现出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的相悖性特征。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笑声中,蕴含着积极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第二,行为及其目的的自炫与否定。在特定情境中,滑稽对象文过饰非、夸大其辞、自我炫耀,其结果是事与愿违、自我暴露、自我否定,给人以滑稽之感。滑稽情境中的这种否定性既体现为单纯的否定,也表现出包含了部分肯定的否定。单纯的否定即对某些虽然丑陋但却不表现为恶的事物的否定,它通常显现为一些本质未必丑陋但在其形式或内涵的某个方面却表现出不合时宜、意欲炫耀、夸大其词的弱点,人们一方面理所当然地在笑声中否定,但同时也蕴含着些许的理解与体谅;包含了部分肯定的否定,即指在对有价值或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事物或人予以适度否定的同时,也对其积极进取的方面作出充分肯定。一般来说,否定的是其不协调的表现形式,肯定的是其积极的内涵。有时一些积极的正面的形象也以其某些方面的不协调表现出滑稽,更应对其外在形式予以善意否定的同时,充分肯定其积极的富有社会意义的内涵。

第三,行为的可笑与丑的淡化。具有滑稽品格的艺术作品及其形象,往往通过其行为的可笑引发人们会心的轻松的笑,在笑声中对客体行为语言的悖谬予以否定。滑稽具有丑而不恶的特性。滑稽的丑不同于社会意义的“丑”,也不同于艺术作品中一般的丑。一般意义的丑,表现为与美的事物的尖锐对立,以及对美的事物的严重伤害,而滑稽虽然也表现为丑,但这种丑通常显现出某种失误、不合时宜、不得体,但不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伤害。正是由此激起了人们的优胜感与超越感,使人们在这一美感的生成中对滑稽对象的陈腐与失谐予以否定,进而发出由衷的笑。

与滑稽联系最为密切的是幽默。滑稽与幽默都是以其艺术形式及其内涵的魅力,以富有艺术的智慧,来显现其内在的意蕴;滑稽和幽默都以一定程度的形式与内容的脱节、主体与客体的相悖来显现对象精神的反常与行为的怪异,从而引发人们的笑声。但滑稽与幽默也有不同,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滑稽偏于感性审美,其形象塑造具有浓郁的感性色彩,幽默偏于理性感悟,多以丰富厚重的形象及其语言而耐人寻味;滑稽较显外溢,其形象特色不乏张扬和外溢,幽默较为内敛,往往不事张扬,却将其厚重感潜隐于行为语言之中;滑稽侧重于形象创造,多以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取胜,幽默则重于意蕴传达,常将丰富深刻的思想以含蓄的、多义的方式加以显现。在形式表现上,滑稽更富有形式感,其间不乏对于形式美感的适度扭曲与变形,同时也与和谐美相互连接,幽默则不以形式感见长,而时常显得温婉淡雅,在充满谐趣之中引发人们的思索;二者均可以引人发笑,但滑稽常引发人们畅快的笑、淋漓尽致的笑,幽默则带给人们会意的笑、充满智慧的笑,在笑中提升其精神层次。可以说,幽默既与滑稽同属相近的艺术美,又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美的分支范畴之一,幽默与滑稽若即若离、形影相随,是对滑稽意味的延展与深拓。(www.daowen.com)

【注释】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底—1844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底—1844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3]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1年12月—1852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底—1844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5]笪重光:《画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