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公共集中式充电站主要服务于乘用车,包括私人乘用车和出租车、公务用车等,这些车辆的行驶路线不固定。结合电动汽车自身的运行特点,在最大服务行驶里程的基础上,城市内公共充电站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六边形网状布局模型,采用合理服务半径进行控制。图3-1国家电网“十三五”期间拟建设的国家公路充电网络表3-5城际间公共充电站的布设间距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

城市公共集中式充电站主要服务于乘用车,包括私人乘用车和出租车公务用车等,这些车辆的行驶路线不固定。其主要功能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应急充电,鉴于城市用地紧张,其设置数量不宜过多,应合理规划,充分考虑用户可达性。

1)城市内公共充电站

城市内公共充电站服务车辆的运行路线相对不确定,宜采用均衡布局。结合电动汽车自身的运行特点,在最大服务行驶里程的基础上,城市内公共充电站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六边形网状布局模型,采用合理服务半径进行控制。服务半径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V系指车辆行驶速度,单位为km/h;t系指用户的最大找寻时间,单位为h;λ系指道路的曲度系数,即两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和直线距离之比。

一般来说,街道路网形式主要分为棋盘式、自由式以及前两种组合的混合式三种。街道路网的连通性越差,道路的曲度系数将会越大,而充电站的最大服务半径将会越小[6]。在城市建设用地内,考虑到车辆平均行驶 5—10min内就应找到充电站,用户的最大找寻时间 t取10min;棋盘式路网连通性最差,以其为标准,道路曲度系数取1.4。在实际规划中,应结合具体地方城市规划区域的交通流速(参考各地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流速数据)进行服务半径的计算,合理控制(表3-4):以二线城市为例,城市主城区适宜的服务半径为1—2km,副城区为2—4km,新城区为4—6km,新市镇为5—10km,具体点位布局可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3-4 一般城市内公共充电站的服务半径参考(www.daowen.com)

2)城际间公共充电站

城际间公共充电站服务车辆的运行路线相对确定。结合电动汽车自身的运行特点,在最大服务行驶里程的基础上,城际间公共充电站的布设采用基于运行线路的线性布局规划模型,以合理的单站间距进行控制。在城际非城市建设用地内,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确定不同的标准,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沿线的充电站布置间距可按电动汽车一次充电所能行驶里程的30%—40%的标准进行设置,间距控制在 30—40km(此数值应根据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数的提升而增大),同时应考虑结合服务区进行布设。国家电网目前正沿高速公路建设七纵、四横、两网格的国家公路充电网(“七纵”指沈海、京沪、京台、大广、京港澳、两广、包茂高速,“四横”指青银、连霍、沪蓉、沪昆高速;“两网格”指京津冀鲁网格和长三角网格),预计建设1万座充电站、12万个充电桩,每50km有1座直流快速充电站,其设在服务区内,与服务区间距一致(图3-1)。考虑到目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高,这一距离基本可以满足补电要求;县、乡公路沿线充电站的设置标准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要求的前提下,间距按不超过国道、省道的标准进行控制(表3-5)[1]

图3-1 国家电网“十三五”期间拟建设的国家公路充电网络

表3-5 城际间公共充电站的布设间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