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华饭店邀请赵望云书画展,展示《津沽绘事》

大华饭店邀请赵望云书画展,展示《津沽绘事》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葛培林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赵望云 ,河北束鹿人,1930年10月于天津法租界大华饭店举办画展,从此在画坛声名鹊起,也为津门书画艺术史留下浓重的一笔。当年在津举办画展时的赵望云年方25岁,可谓青年才俊,风华正茂。

大华饭店邀请赵望云书画展,展示《津沽绘事》

葛培林

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赵望云(1906—1977) ,河北束鹿人,1930年10月于天津法租界大华饭店举办画展,从此在画坛声名鹊起,也为津门书画艺术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当年赵望云在天津举办画展的详细情况,在1930年10月3日、4日天津《益世报》刊发的《艺术界个人画展》中作了具体介绍:“青年画家赵望云,将其画五十余幅,定于10月4日、5日,在法租界大华饭店举行展览。其画多大幅,四五尺不等,纸多用六吉宣,而设色用墨,不拘于成法,浑然天成,作品人物为多,山水次之。山水似任伯年,皱如乱发,设色生动,画树点苔,间用西法。其中《秋郊》《红叶》等作品,满纸苍凉,颇具神韵。而《秋郊》点缀二人携篮蹒跚于红叶夕阳下,令人知民间生活不易。至《天坛古柏》,则近写实,人物似脱胎于陈师曾,偏重点染,而不用勾勒。其画题多重民间疾苦,如《残年》,画一老翁,持烛头,灼光耀面,老翁龙钟之态乃毕露;《饥饿的光芒》,一人瘦骨嶙峋,痴立月光下, 目灼灼若有光,令人起同情心;《雪地里》,二人步雪中,于瑟缩之态中而复有奋进之精神;《圆月》,一妇倚门于皓月下,衣裳褴褛,户亦颓败;《十字街头》,画一乡女,踯躅于路旁,憨态可掬;《舞女》,作宫样装,衣褶勾勒着色,多用古法,可见赵望云画法,对国画必有深邃之研究。其余诸作,《乞妇》《慰》等皆可予人以深刻之印象。赵望云自谓画法多新裁,颜料纸张,必用国产。”(www.daowen.com)

当年在津举办画展时的赵望云年方25岁,可谓青年才俊,风华正茂。他毕业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美术专业。抗日战争期间,与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日画刊》。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西安美协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其代表作有《黄河写生册》《祁连山写生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