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苍岩山:沧海桑田的见证,火海营救、虎岭奇观

苍岩山:沧海桑田的见证,火海营救、虎岭奇观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苍岩山原有志公寺、北寺和福庆寺。主殿为“公主祠”,构筑于西峰崖半,苍岩山十六景中的“虚阁藏幽”,便是指公主祠的景色。妙阳遂告别父母,来到苍岩山。妙阳公主在奔赴苍岩山途中,暂住南华寺时遇火灾,据说就是文帝为挽回帝王体面而密派太监所为。公主后被白虎救出火海,骑虎上了苍岩山。帝后病愈,遂为公主于苍岩山兴建“兴善寺”。老虎后来钻进苍岩山东峰一山洞,人们便将该洞命名为“老虎洞”。

苍岩山:沧海桑田的见证,火海营救、虎岭奇观

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千米处,是太行山之余脉,主峰海拔1117米。这里气候宜人,冬无寒踪,夏无酷热,温度适中,加上山高林密、悬崖峭壁,亭榭楼殿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成了风景优美、建筑奇伟的著名风景区和游览胜地。苍岩山上早期曾有过道教的活动,隋唐以后佛教势力逐渐强大,佛寺增多,明清时成为北方的佛教名山。

苍岩山原有志公寺、北寺和福庆寺。前两寺已毁,唯福庆寺存留至今。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始建于隋代,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真宗大修之后敕赐“福庆寺”匾额,即更现名。

苍岩山山门建在山脚,门前溪流跨石桥。山门内之西侧为苍岩书院。苍岩书院建在危岩之上,这里下有泉水流淌、上有高林绕屋,前人诗曰:“日光不到,忘晨夕,绝似丹青,小洞天。”沿山径前行,过力仙堂即进入谷底,在高六七十米南北对峙的悬崖绝壁上,跨架着单孔弧形石桥三座,其中,两座桥上建造了形制相同、大小有别的天王殿和桥楼殿。桥楼殿高耸险峻,构造精巧,为二层楼殿,殿内有壁画,梁上施彩绘,金碧辉煌。天王殿秀丽多姿,“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金字对联高悬殿门前,从涧底仰望,青天一线,桥楼凌空,宛如彩虹高挂,故称“桥殿飞虹”。更令人惊绝的是,由于空中彩云流动,好似桥殿也在跟着飘动,古人有诗赞曰:“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循石阶攀登而上,可直达苍岩山顶峰,苍岩山之顶为一带平坦的台地,沿山谷成扇形展开,最高处名玉皇顶。这里景界开阔,极目瞭望,苍岩山的风光尽收眼底。

在苍岩山,你要问谁的名气最大,山里的人一定会告诉你是“妙阳公主”。与她有关的名胜古迹最多,说起来也最有趣。

福庆寺建筑群在一个三面围合的马蹄形的山谷之中,殿宇自山脚沿山谷两侧的半山腰延展,跨谷架岩布局极为巧妙。主殿为“公主祠”,构筑于西峰崖半,苍岩山十六景中的“虚阁藏幽”,便是指公主祠的景色。

公主祠建于金代,到现在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妙阳公主真容堂”。相传,隋文帝有小女儿名妙阳,排行第三,人称“三皇姑”,美貌聪慧,招人喜爱。一日妙阳身染风癣,百治不愈,夜梦佛祖相告,河北井陉苍岩山有一神泉,用泉水洗浴可愈。妙阳遂告别父母,来到苍岩山。一日睡梦中目睹帝释天尊发落亡灵,经天尊点化,决定出家。妙阳醒后,不久病愈,遂削发为尼。(www.daowen.com)

公主出家是皇家之耻辱。妙阳公主在奔赴苍岩山途中,暂住南华寺时遇火灾,据说就是文帝为挽回帝王体面而密派太监所为。公主后被白虎救出火海,骑虎上了苍岩山。

文帝火烧佛寺,惹怒了天尊,便降灾皇宫,帝后满身皆生脓疮,久治难愈。一夜佛祖梦告,此疮需亲生女儿的手、眼熬制汤药,方可医治。长、次二位公主听说要献出手眼,皆不答应。三公主得知,毅然献双手双眼。帝后病愈,遂为公主于苍岩山兴建“兴善寺”(后改福庆寺)。

进福庆寺,溯涧拾级而上,过八仙堂后,半途路旁有一小庙,内塑公主骑虎上山坐像,名曰“跨虎登山”,描述的就是白虎火中救公主的传说。后人把南山崖半山洞取名“驯虎洞”,传说公主曾在此驯化老虎。老虎后来钻进苍岩山东峰一山洞,人们便将该洞命名为“老虎洞”。

由公主祠的西侧经过通天洞,就到了西峰顶部。此地景色优美,被人称为“世外桃源”。从此处下山,苍岩山的胜景基本上都领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