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古汇今:马来西亚华人高巴风水师访谈

融古汇今:马来西亚华人高巴风水师访谈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称花名韩进平,祖籍福建南安,从12岁起就随着祖父到华人坟山“做风水”(造墓)和拾金2 。李金兴男,祖籍福建安溪,洪亚宝的师傅。采访者:陈耀威访谈时间:2018年4月7日访谈地点:马来西亚槟城州威省高巴三万整理情况:访谈用福建话,整理时略有调整。不过在移居国,华人往往得埋葬在族群的公共墓地,在马来西亚称为“公冢”或“义山”。公冢大大小小的坟茔,多数是传承自原乡的设计形式,亦反映华人对风水观念的重视。

融古汇今:马来西亚华人高巴风水师访谈

受访者简介

洪亚宝

男,1946年生。人称花名韩进平,祖籍福建南安,从12岁起就随着祖父到华人坟山“做风水”(造墓)和拾金2

李金兴

男,祖籍福建安溪,洪亚宝的师傅。

采访者:陈耀威(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访谈时间:2018年4月7日

访谈地点:马来西亚槟城州威省高巴三万

整理情况:访谈用福建话,整理时略有调整。录像资料整理于2019年

审阅情况:未经韩进平与李金兴先生审阅

访谈背景:华人移民在东南亚,传承华族文化习俗,其中墓葬与清明扫墓基本上跟随原乡的做法。不过在移居国,华人往往得埋葬在族群的公共墓地,在马来西亚称为“公冢”或“义山”。依照华人传统,公冢通常选择设在山丘坡地。公冢大大小小的坟茔,多数是传承自原乡的设计形式,亦反映华人对风水观念的重视。为了研究华人坟墓和相关墓葬习俗,访谈者在清明节到槟城威省高巴三万(Kubang Semang)3的华人公冢调研,幸运遇上一位愿意接受访谈的造墓师韩进平,在场还有另一位,被韩进平称为师傅的李金兴,遂一并作口述记录,内容主要讲述华人墓坟的形制,拾金(捡骨),清明祭拜,最后也触及马来人与华人墓葬的不同。

受访者 韩进平(洪亚宝)

受访者 李金兴

洪亚宝 以下简称洪

李金兴 以下简称李

陈耀威 以下简称威

威 请问什么大名?

| 洪 我名是阿平,洪亚平,我的真名是洪亚宝,我来到这里花名人家就叫阿平,又再花名就是Ham Chim Peng (咸煎饼),写成“韩进平”,你问小孩大人们都认识我。

威 什么省人?(www.daowen.com)

| 洪 福建人,南安十一都。

威 您几岁?

| 洪 73岁。

威 您姓什么?

| 李 姓李,李金兴(Lee Kim Heng)。

威 什么省人?

| 李 福建安溪人。

| 洪 他(李金兴)退休了,是他传(技艺)给我,我再传过别人的。

威 他也是你的师傅吗?

| 洪 对,他是我的师傅。

威 您是跟谁学的呢?

| 李 以前跟很多人学,一手过一手的,有福建人也有潮州人。

| 洪 我12岁在这地方学校读书,下午放学就跟着我的阿公在这粒(座)山跑了。

威 那时候你阿公也是做这个(做风水)?

| 洪 对,我阿公也是做这个,每天得踩脚踏车上山,因为路斜他推不上去,他牵脚踏车头我就推车尾。

威 那你的爸爸有做吗?

| 洪 我的爸爸早过世了,我的阿公做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