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平稳期的抚瑶政策-贺州瑶族

平稳期的抚瑶政策-贺州瑶族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朝对瑶族地区的治理以安抚为主。一是设安抚司,对瑶族救济安抚。明早期亦实行较开明的抚瑶政策。抚瑶官不是土司,在流官机构中工作。[60]瑶官是由官方任命负责管理瑶族内部事务的瑶族头人,职务可以世袭,多由有军功或招抚瑶人有功的瑶族头人担任。明初还鼓励瑶民开垦,对入籍的瑶户减免徭赋。《广东新语》载:明朝对编户入籍的瑶族“薄赋轻瑶,示以羁縻而已”[62]。

平稳期的抚瑶政策-贺州瑶族

元朝瑶族地区的治理以安抚为主。一是设安抚司,对瑶族救济安抚。二是实行轻赋制度。“所定荆南、淮西、江西、海南、广西之地,凡得州五十八,峒夷山僚不可胜计。……又取其民,悉定从轻赋”[56]。三是设土司代替羁縻州。瑶族地区多为穷乡僻壤,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蒙古贵族不肯到这些地方做官,于是择瑶族头人为官,实行土司制度。

明早期亦实行较开明的抚瑶政策。《明太祖实录》说,有官员建议:“蛮夷之人,习性顽犷,散则为民,聚则为盗,难以文治。当临之以兵,彼始畏服。”但朱元璋反对轻易用兵,他说:“蛮瑶性习虽殊,然其好生恶死之心未尝不同。若抚之以安靖,待之以诚,谕之以理,彼岂有不从化者哉?”[57]。朱元璋还告诫边疆大臣:“溪洞瑶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仪,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今惟以兵分守要害,以镇服之。俾之日渐教化,则自不为非,数年之后,皆为良民……”[58]明成祖朱棣继续采取怀柔政策治瑶,他敕谕征南将军:“广西蛮民易叛难服,杀之愈多而愈不治。太祖高皇帝灼见其情,故以德抚之,至必不得已而后用兵,所以蛮民悦服,边境晏然。今朕嗣位,谨遵成宪。卿往镇之,宜务德为本,毋专务杀戮,庶负朕法祖柔远之意。”[59]

明朝还设有抚瑶官和瑶官专管瑶事。抚瑶官不是土司,在流官机构中工作。能招抚瑶族越多,抚瑶官被授予的官职就越大。明代史书载:“拘集瑶首,推保有能抚管五百户以上者授以副巡检,一千户以上者授以典史,二千户以上者授以主薄,就于流官衙门,专抚瑶人。或有别项瑶赋出没,悉听总兵调遣,同官军剿杀。”[60]瑶官是由官方任命负责管理瑶族内部事务的瑶族头人,职务可以世袭,多由有军功或招抚瑶人有功的瑶族头人担任。(www.daowen.com)

明初还鼓励瑶民开垦,对入籍的瑶户减免徭赋。清书记载说,这项制度“土民瑶僚,莫不悦服”[61]。《广东新语》载:明朝对编户入籍的瑶族“薄赋轻瑶,示以羁縻而已”[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