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桓公尸虫出于户,管仲洞悉佞臣险恶影响

桓公尸虫出于户,管仲洞悉佞臣险恶影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最显赫的霸主,他死后却无人收尸,以致尸体上孳生的虫子都爬到了门户外边。对于这些佞臣的恶劣影响,管仲早有觉察。齐桓公把雍巫作为第一位人选。于是雍巫就把自己的儿子蒸熟献给齐桓公。齐桓公把侍奉自己的宦者提了出来。雍巫、开方、竖刁这些人的情况表明,在春秋时期的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为仕进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以博得君主青睐的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桓公尸虫出于户,管仲洞悉佞臣险恶影响

大凡一代伟人,无论其功过是非,一般都有一个“圆满”结局来和其丰功伟业相辉映。然而,齐桓公却是个例外。作为最显赫的霸主,他死后却无人收尸,以致尸体上孳生的虫子都爬到了门户外边。

崇高与渺小,光荣与屈辱,辉煌霸业和悲惨结果,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在齐桓公的晚年,他周围的佞臣对复杂激烈的宫廷内部斗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这些佞臣的恶劣影响,管仲早有觉察。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管仲生病,齐桓公前往探望,见病情沉重,便询问后事,说道:

“假若您有不测,那么,谁可以代替您来担任齐国之相呢?”齐桓公很想听听为齐国霸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位德高望重的助手的最后忠告。

“知臣莫若君。”管仲这样回答,是想让齐桓公谈谈自己的选择。

“雍巫如何?”齐桓公把雍巫作为第一位人选。原来,有一次齐桓公无意中说自己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就是没有尝过蒸熟的婴儿的滋味,听人议论那是很好吃的呢。于是雍巫就把自己的儿子蒸熟献给齐桓公。齐桓公很赏识雍巫,所以先把他提了出来。

“杀掉自己的儿子来逢迎君主,这不合乎人之常情,所以说雍巫不合适。”

“开方如何?”齐桓公又问。

“这个人背叛自己的亲人来迎合君主的需要,这也不合乎人情。这样的人是很难接近的。”管仲对开方的评价也不高。开方事奉齐桓公十五年,一次也不回去探望亲人。其实他的老家就在离齐国不远的卫国,只有几天路程。管仲认为开方很虚伪,因此不能委以重任。

“竖刁如何?”齐桓公把侍奉自己的宦者提了出来。齐桓公生性嫉妒,对宫室的内外之别非常重视,竖刁为了靠近齐桓公,就自己对自己施以宫刑,从而被任用,为齐桓公治理宫中之事,很受桓公宠幸和信任。

“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人之常情。像竖刁这样的人,连自己的身体都肆意摧残而不爱惜,那就很难设想他会真心诚意地对待国君。所以说,竖刁这种人是不可以令人亲近的。”

雍巫、开方、竖刁这些人的情况表明,在春秋时期的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为仕进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以博得君主青睐的人。这批人一般没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个人的封邑,他们只是靠自己的机敏和曲意逢迎而仕进。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君手中权力的增长。然而,这批以胁肩谄笑为能事的小人并没有远见卓识,也不具备治理国家的政治经验,而只善于进行宫廷内部的钩心斗角与谗言诬陷。管仲不同意由这批人执掌齐国大权,是很有眼光的。

可惜,齐桓公不以管仲之言为是,据《史记·齐世家》记载:“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www.daowen.com)

齐桓公在位的最后三年,“三子”——即雍巫、开方、竖刁,擅掌齐政,致使齐的霸业竟然出现了一些颓败迹象。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楚军伐徐,齐桓公为救援徐国而召集了鲁、宋、郑、陈、卫、许、曹等国诸侯参加牡丘(今山东省聊城东北)会盟,并派兵救徐,然而徐国还是在娄林(今安徽省泗县东北)被楚军打败。翌年,齐军讨伐楚的与国——厉(今湖北省随县境),以作为报复,但没有获胜。鲁僖公十七年(前643年)齐联合徐国共同讨伐英氏(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也没取得什么成果,并且英氏终为楚国所据有。这个时期,虽说齐国霸业还不能算是强弩之末,但已经今非昔比了。

“三子”的专权使齐国宫廷内部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管仲死后,除了已经立为太子的太子昭以外,“五公子皆求立”[2]。年老昏聩的齐桓公对宫廷内部斗争束手无策,除了答应立武孟为“太子”这样的荒唐决定以外,不曾提出任何对策。

噩运正步步向这位曾经踌躇满志、八面威风的赫赫霸主逼近。

据《韩非子·十过》篇的记载,鲁僖公十七年,齐桓公到齐国南部的堂阜(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北)游玩,住在堂阜南门的寿宫。这时候,雍巫率领开方、竖刁等人和一些贵族大臣作乱,将齐桓公围困在寿宫的一间屋子里,使他饥渴而死。[3]管子·小称》篇叙述齐桓公死前的情况,说桓公被围的时候,曾经有一妇人从墙洞爬进去,见到齐桓公。桓公着急地向她询问:

“我饿得很厉害,渴得受不了,想吃点东西、渴点水,可是一连几天却没有人送一点食物和水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雍巫、开方、竖刁那一伙人造反作乱,瓜分齐国,相互战斗拼杀,道路阻隔不通已经十来天了。即使有人想送食物和水,也来不到这里。”妇人讲明了实际情况。

齐桓公听了之后,感慨万分。他追悔莫及地说:“啊!圣人的言语真有远见。假若死而无知也就算了,但如果死而有知,那么我在黄泉之下有何脸面去见管仲呢?”他深感懊悔的是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疏远雍巫等佞臣。

在极度的悲痛之中,齐桓公“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绝”[4]。“幭”是古代车轼上的覆盖物,一代霸主齐桓公竟用它把自己勒死,结束了生命!

鲁僖公十七年(前643年)十月七日,齐桓公死。雍巫、竖刁等人和长卫姬等内宠联合,率领军队在齐国都城里诛杀群吏和大夫,以武力拥立武孟为君。太子昭只得逃往宋国,投奔宋襄公避难。群公子忙于争权夺利,谁也不过问齐桓公的丧事。史载:

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5]

这种混乱局面延续多日,直到局势稍定,武孟继位之后,才于这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将桓公尸体装棺殓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