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秋霸主的天空:召陵之盟的重要进展

春秋霸主的天空:召陵之盟的重要进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鲁僖公元年,齐桓公召集鲁、宋、郑、邾等国诸侯会盟于荦,谋划救郑。鲁僖公三年,齐桓公寻找借口把蔡姬从齐赶回蔡国,但并未和蔡姬断绝关系,并且有意把她召回。齐桓公命令诸侯国的军队稍退而驻扎在召陵,表示有和解迹象。[33]当时,齐楚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谁也没有把握取胜,因此双方妥协,由屈完代表楚国和齐、鲁、宋等国诸侯在召陵会盟,然后退兵。从这个意义上说,召陵之盟是齐桓公霸业的一个重要进展。

春秋霸主的天空:召陵之盟的重要进展

郑是中原华夏诸侯与楚毗邻的第一个大国。它多次受楚威胁,引起齐桓公的严重不安。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齐桓公曾计划召集诸侯盟会以救援郑国,并为此而和宋桓公先在梁丘(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北)会见。鲁僖公元年,齐桓公召集鲁、宋、郑、邾等国诸侯会盟于荦(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西北),谋划救郑。翌年,原先依服于楚的江(今河南省息县西南)、黄(今河南省潢川县西)两国转而靠齐,因此齐桓公召集宋、江、黄三国诸侯在贯(今山东省曹县南)会盟。鲁僖公三年(前657年),齐、宋、江、黄四国诸侯又在阳谷(今山东省阳谷县北)会盟,谋划伐楚。齐桓公为了拉拢鲁国,特意在阳谷之会以后到鲁国重温旧好。这年冬天,鲁派季友到齐参加盟会,加强齐鲁两国关系。这一系列外交活动,都是齐桓公积极进行的和楚较量的准备。

蔡是楚的与国,齐桓公计划先侵伐蔡国,以此作为伐楚的试探。鲁僖公三年,齐桓公寻找借口把蔡姬从齐赶回蔡国,但并未和蔡姬断绝关系,并且有意把她召回。然而蔡姬很任性,为发泄愤恨而故意请求另嫁其他国家而不返齐,于是蔡穆侯又把蔡姬嫁了出去。蔡姬虽被赶回,但名义上仍是齐桓公的一名夫人,如今被蔡另嫁他国,此事自然成了齐伐蔡的口实。齐桓公想借此而伐蔡,管仲进谏,说道:

“您现在把夫妻反目的事情作为口实,实际上这种理由是不足以攻打别国的。靠这来建功立业是不行的。”管仲劝桓公另找理由,从长计议。

“有什么好办法呢?”桓公想不出什么高招。

“逼不得已的话,可以把楚国三年不向周王室进贡苞茅作为理由去进攻楚国。这样举兵为天子而伐楚,就能名正言顺了。待楚屈服之后,再袭击蔡国,可以给蔡国加上不派兵伐楚、违背天子命令的罪名。这样,灭掉蔡国就很容易了。”管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尊王”的旗号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管仲设想伐楚袭蔡都在“挟王命以令诸侯”的轨道上进行。这个理论的精髓用管仲的话来说就是:

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31]

他认为,这样做在名分上是正义的,在实际上是有利的,所以一定要有替天子诛伐的名义,而有报仇的实效。然而,齐桓公对管仲的建议不感兴趣,他的计划是先攻蔡而后伐楚。这位有谋略的霸主,有时候也不免露出其赳赳武夫本色。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春天,齐桓公会同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诸侯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向蔡国进攻。蔡本弱国,一触即溃,于是齐、鲁、宋等八国军队继续前进去讨伐楚国。诸侯国军队进入楚境,驻扎在陉(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南)。这时候,楚成王一方面亲率大军准备抵御,另一方面派智勇兼备的使臣到诸侯国军队中进行谈判。楚国的使臣对齐桓公说:

君主您住在北方,我们的寡君住在南方,距离遥远,风马牛不相及。没有想到君主您竟然跋涉到我国土地上,这究竟是什么缘故?”这个质问显然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www.daowen.com)

机智的管仲打出了“尊王”的旗号。他回答说:“以前召康公代表周天子对我们齐国的先君太公望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助王室。’赐给我们先君征伐的范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楚国应当向王室贡纳的苞茅却很长时间没有进贡,使天子祭祀缺乏物质,不能缩酒。寡人为此而来问罪。周昭王征楚而没有回去,寡人为此而来责问。”管仲先说明齐国有代王征伐的资格,又说明了这次伐楚的两项理由。“苞茅”是楚地所产的一种带毛刺的茅草。“缩酒”指用所束之茅漉酒去滓。这种茅草又称“菁茅”[32],为楚应贡物品之一。

“贡品没有送去,这是寡君的罪过。今后岂敢不按时贡纳?至于昭王没有回去的事情,您还是去问水边上的人吧!”楚使臣的这个回答是很乖觉的。从“尊王”的角度看,不贡苞茅只是轻微的小过,所以使臣承认下来;周天子南征而死,则是“罪莫大焉”的事情,所以使臣推诿而不做正面回答。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屈完领兵到诸侯军驻地。齐桓公命令诸侯国的军队稍退而驻扎在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东),表示有和解迹象。

齐桓公把诸侯国军队列成威风凛凛的战阵,并和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

“我们起兵,难道是为了我吗?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应该继续,贵国和敝国共同友好,怎么样?”齐桓公不无自豪地说。

“君主您惠临敝国为我们求取幸福,承蒙您安抚寡君,共同友好,这正是寡君的愿望。”屈完不卑不亢地回答。

齐桓公指着杀气腾腾的战阵说:“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够抵御他们?用这样的军队来攻城,什么样的城池攻克不了?”

“君主您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但若使用武力,那么楚国将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您的军队虽多,也没有用得上的地方!”屈完所说的方城山即今连绵数百里的桐柏山、大别山。高山大河,气势雄浑,相比之下,诸侯国军队的气势就相形见绌了。屈完的有力回答击垮了齐桓公的恫吓。作为外交辞令,屈完的这一番语言不啻是千古绝唱了。[33]

当时,齐楚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情况,谁也没有把握取胜,因此双方妥协,由屈完代表楚国和齐、鲁、宋等国诸侯在召陵会盟,然后退兵。齐桓公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折服楚国,但却在一个时期里遏制了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召陵之盟是齐桓公霸业的一个重要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