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组织中时间参数及应用方法

建筑施工组织中时间参数及应用方法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工艺技术间歇时间、组织间歇时间、提前插入时间和流水施工工期等。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的施工过程数。技术及组织间歇时间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可根据间歇时间的发生阶段一并考虑或分别考虑,以灵活应用技术同歇和组织间歇的时间参数特点,简化流水施工组织。

建筑施工组织中时间参数及应用方法

时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工艺技术间歇时间、组织间歇时间、提前插入时间和流水施工工期等。

1)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是指每一个专业班(组)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所需要的工作延续时间,通常用ti表示(i=1,2,3,…,n)。

流水节拍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它表明流水施工的速度和节奏性。流水节拍小,其流水速度快、节奏感强;反之,则相反。流水节拍决定了单位时间的资源供应量,同时,流水节拍也是区别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特征参数。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主要由所采用施工方法、施工机械以及在工作面允许的前提下投入施工的工人数、机械台数和采用的工作班次等因素确定。

流水节拍的计算方法如下:

(1)定额计算法。根据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和现有能够投入的资源量(劳动力、机械台数和材料量等),按式(3-2)进行计算。

式中 ti——某工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Qi——某工程在某施工班组人数或机械台数;

Si——某工程的产量定额;

Hi——某工程时间定额;

Ri——某工程的施工班组人数或机械台数;

B——每天工作班数;

Pi——某工程在某施工段上的劳动量。

(2)经验估算法。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估算,多适用于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等没有定额可循的工程。一般为了提高其准确程度,往往先估算出该流水节拍的最长、最短和正常三种时间,然后据此求出期望时间作为某专业工作队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该估算法也称为三点时间估算法,按式(3-3)进行计算。

式中 t——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a——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短估算时间;

b——某施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长估算时间;

c——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正常估算时间。

2)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流水步距一般用Ki,i+1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的施工过程数。如果施工过程数为n个,则流水步距的总数为n-1个。流水步距的大小取决于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及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确定流水步距时,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各施工过程按各自流水速度施工,始终保持工艺先后顺序。

(2)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投入施工后尽可能保持连续作业。

(3)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理搭接。

根据以上基本要求,在不同的流水施工组织形式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流水步距。一般情况下可用式(3-4)来确定流水步距。

式中 tj——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

td——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搭接时间。(www.daowen.com)

3)工艺技术间歇时间

在流水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必须停歇的时间间隔称为技术间隔时间(通常以G表示)。例如,混凝土浇筑后,必须经过必要的养护时间,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门窗底漆涂刷后,必须经过必要的干燥时间,才能涂刷面漆等,这些都是施工工艺要求的必要间隔时间,都属于技术间歇时间。

4)组织间歇时间

组织间隔时间是指因施工组织原因而造成的间歇时间(通常以Z表示),如砌砖墙前墙身位置弹线,以及其他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又如质量验收、安全检查等。

技术及组织间歇时间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可根据间歇时间的发生阶段一并考虑或分别考虑,以灵活应用技术同歇和组织间歇的时间参数特点,简化流水施工组织。

5)提前插入时间

为了缩短工期。在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有时在同一施工段中,当前一个专业工作队完成部分施工任务后,后一个专业工作队可以提前进入。两者形成平行搭接施工,这个搭接的时间称为提前插入时间(通常以C表示)。

6)流水施工工期

流水施工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业工作对投入流水施工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由于一项建设工程往往包括有许多流水组,故流水施工工期一般均不是整个过程的总工期。流水施工工期按式(3-5)计算。

式中 T——流水施工工期;

ΣKi,i+1——流水施工中各流水步距之和;

TN——流水施工中最后一道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

式(3-5)适用于任何节奏的专业流水施工的工期计算。式中即包含了主要流水施工参数,也充分反映了这些参数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熟练地掌握这些关系式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

【例3-2】某分部工程有A、B、C、D四个分项工程,划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A=2d,tB=2d,tC=3d,tD=1d,B过程完成后需有2d的技术间歇时间,求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该分部工程的工期,并绘制施工进度图。

【解】

(1)确定各施工工程之间的流水步距。

①工作工程A、B之间的流水步距KA,B

因为tA=tB=2 d,tj=0,td=0,所以

KA,B=tA+tj-td=2+0-0=2(d)

②工作工程B、C之间的流水步距KB,C。因为tB<tC,t=2,td=0,所以

KB,C=tB+tj-td=2+2-0=4(d)

③工作工程C、D之间的流水步距KC,D

因为tC=tD,tj=0,td=0,所以

KC,D=mtC-(m-1)tD+tj-td

=4×3-(4-1)×1+0-0

=9(d)(2)确定该部分工程的工期T。

T=ΣKi,i+1+TN=KAB+KB,C+KC,D+mtD=2+4+9+1×4=19(d)

(3)绘制施工进度图如图3-6所示。

图3-6 施工进度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