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堵塞法修复孔洞漏水或裂缝漏水

建筑施工技术:堵塞法修复孔洞漏水或裂缝漏水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堵塞法堵塞法适用于孔洞漏水或裂缝漏水时的修补处理。

渗漏水主要是由于结构层存在孔洞、裂缝和毛细孔等造成孔洞漏水、裂缝漏水、防水面渗水或是上述几种渗漏水的综合。因此,堵漏前必须查明其原因,确定其位置,弄清水压大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堵漏的原则是先把大漏变小漏、缝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然后堵住漏水。堵漏的方法和材料较多,如水泥胶浆、环氧树脂、丙凝、甲凝、氰凝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堵漏方法。

8.6.5.1 快硬水泥胶浆(简称胶浆)堵漏法

这种胶浆直接用水泥和促凝剂按1∶0.5~1∶1拌合,其凝结时间很快,以达到迅速堵住渗漏水的目的。胶浆应先做试配,一般从开始拌合到操作使用以1~2min为宜。

1.堵塞法

堵塞法适用于孔洞漏水或裂缝漏水时的修补处理。堵漏时,应根据水压和漏水大小,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1)孔洞漏水的处理

当水压不大(水位在2m以下),漏水孔洞较小时,可采用“直接堵塞法处理”。操作时,先将漏水孔洞处剔槽,槽壁必须与基面垂直,并用水刷洗干净,随即将配制好的快凝水泥胶浆捻成与槽直径相接近的锥形团,在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用手压入槽内,并挤压密实,持半分钟左右即可。堵塞完后,经检查无渗水现象时,再抹上一层素灰和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并将砂浆表面扫成毛纹。待砂浆层有一定强度后(一般24h),再按四层做法做防水层(对已抹好防水层的孔洞处理,只需抹上两层做法的防水层即可)。

当水压较大(水位2~4m),漏水孔洞较大时,可采用“下管堵漏法”(图8-22)处理。操作时,首先将漏水处空鼓面层及粘结不牢的石子剔除,并剔成上下基本垂直的孔洞,其深度视漏水情况决定,漏水严重的,可直接剔至基层下的垫层。在孔洞底部铺碎石一层,碎石上面盖一层与孔洞大小相同的油毡(或铁皮),油毡中间留一小孔,将胶皮管插入孔内,水即顺管流出,使管的周围水压降低。(如地面孔洞漏水,需在孔洞四周砌筑挡水墙,将水引出墙外,以利操作。)然后用快凝水泥胶浆填塞孔洞并压实,厚度略底于地面10mm。经检查无渗水时,再在胶浆表面抹一层素灰和一层砂浆。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将管拔出,按“直接堵塞法”的要求将管孔堵塞。最后拆除挡水墙,清理干净后,再作防水层。

图8-22 下管堵漏法

1—胶皮管;2—快凝胶浆;3—挡水墙;4—油毡一层;5—碎石;6—构筑物;7—垫层

(2)裂缝漏水的处理

当水压较小的裂缝漏水时,可采用“裂缝直接堵塞法”,如图8-23所示。操作时,沿裂缝剔成八字形边坡的沟槽,并刷洗干净后,用快凝水泥砂浆直接堵塞。经检查无渗水时,再做保护层和防水层。

当水压较大、裂缝较长时,可采用“下绳堵漏法”(图8-24):操作时,同“裂缝直接堵塞法”一样剔好沟槽,在槽底沿裂缝处放置一根导水用的小绳,使水沿小绳流出,以降低水压。绳的直径大小根据漏水量而定,绳长为200~300mm。较长的裂缝要分段进行堵塞,每段长度为100~150mm,段间留有10~20mm空隙。将快硬水泥胶浆填塞于每段槽内压实后,即可把小绳抽出。这样把“缝漏”变成“点漏”。待各段胶浆凝固后,再按“孔洞直接堵塞法”的要求,将段间空隙堵塞好。

2.抹面法

对于较大面积的渗水面,一般可采用先降低水压或降低地下水位,将基层处理好,然后用抹面法做刚性防水层修补处理。

(https://www.daowen.com)

图8-23 裂缝直接堵塞法

1—胶浆;2—素灰、砂浆;3—防水层

图8-24 下绳堵漏法

1—小绳(导水用);2—快凝胶浆填缝;3—砂浆层;4—暂留小孔;5—构筑物

降低渗水面水压的方法,通常是在渗水面上选取漏水较严重的部位,用凿子剔出半贯穿性的孔眼,并刷洗干净后,在孔眼中插进胶皮管将水导出。这样就把“片渗”变为“点漏”,将大片渗水面的水压降低下来。然后,可在渗水面上做刚性防水层修补处理。待修补的防水层砂浆凝固后,拔出胶皮管,再按“孔洞直接堵塞法”的要求将管孔堵塞好。

对于较大面积渗水面的补漏处理,在可能条件下,最好采用降低地下水位,使补漏处理在没有水压情况下进行,则更能保证施工质量。

8.6.5.2 化学灌浆堵漏法

1.灌浆材料

氰凝(聚胺酯)是一种新型灌浆堵漏材料。氰凝的主体成分是以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的化合物(聚酯,聚醚)制成的预聚体。使用前,在预聚体内掺入一定量的副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增塑剂、溶剂与催化剂等),搅拌均匀即可配制成氰凝浆液。

氰凝浆液不遇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稳定性好;当浆液灌入漏水部位后,立即与地下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凝胶体,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浆液发泡膨胀,再向四周渗透扩散,直至反应结束时才停止膨胀和渗透。由于氰凝遇水反应有膨胀特点,就产生了二次渗透现象,因而具有较大的渗透半径,最终形成容积大、强度高、抗渗性好的固结体。

2.灌浆堵漏施工

灌浆堵漏施工,可分为混凝土表面处理、布置灌浆孔、埋设灌浆嘴、封闭漏水部位、压水试验、灌浆、封孔等工序。灌浆孔要布置在水源和纵横裂缝交叉处,灌浆孔距离应根据裂缝大小、漏水量多少及浆液的扩散半径而定,一般为1m左右,并要交叉布置。灌浆嘴是输浆管与被灌浆部位相连接的一个部件。灌浆嘴因埋设方法不同其构造形式有所不同。图8-25为埋入式灌浆嘴埋设的一个示例。

图8-25 埋入式灌浆嘴埋设方法

1—进浆嘴;2—阀门;3—灌浆嘴;4—一层素灰一层砂浆找平;5—快硬水泥浆;6—半圆铁片;7—混凝土墙裂缝

灌浆结束,待浆液固结后,拨出灌浆嘴并用水泥砂浆封固灌浆孔,灌浆完毕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机具。在浆液配制和灌浆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乳胶手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