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杨贵妃生死之谜揭秘,逃到日本成女道士?

杨贵妃生死之谜揭秘,逃到日本成女道士?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唐朝李肇《国史补》、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等书记载,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携带杨贵妃等人逃至马嵬驿,在那里发生了一场兵变。史实昭昭,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看来是确凿无疑的。他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她逃跑了,最终当了女道士。一说兵变将领陈玄礼用掉包计救出杨贵妃,后来她逃往日本。杨贵妃则以玉簪为答礼,命方士带回献给玄宗。双方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还是未能回到玄宗身边。

杨贵妃生死之谜揭秘,逃到日本成女道士?

绝代佳人杨贵妃,是一位传奇式的历史人物,她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那么,杨贵妃的最终结局究竟如何,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成了文人墨客打不清的官司。

一说杨贵妃死于马嵬驿。据唐朝李肇《国史补》、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等书记载,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携带杨贵妃等人逃至马嵬驿,在那里发生了一场兵变。为平民愤,玄宗无奈先诛杨国忠,又由宦官高力士缢杀杨贵妃于佛堂梨树下,并置贵妃尸于驿庭,召请兵变将领陈玄礼等验视。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被一位老婆婆拾得,借此大发横财,时在天宝十五载(756)。史实昭昭,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看来是确凿无疑的。

一说杨贵妃死里逃生,做了女道士。20世纪20年代末期,俞平伯在《小说月报》第二十卷二号上发表《〈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一文,通过对唐朝文人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的考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她逃跑了,最终当了女道士。1981年周煦良在《晋阳学刊》第六期上发表《〈长恨歌〉的恨在哪里?》一文,对俞氏的观点作了进一步阐述。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唐玄宗从避居四川到重返长安,仅仅一年多时间,可是当迁葬杨贵妃时,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竟找不到杨贵妃的尸首。由此推测,死于马嵬驿的是另一个人,很可能用了掉包计,以侍女代死,混乱中杨贵妃得以逃脱。二、玄宗曾派方士寻找过杨贵妃,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暗示杨贵妃活在人间。三、杨贵妃逃亡后,流落到女道士院,而唐代的女道士院就是娼家妓院,故杨贵妃最终沦落为娼女。对于深爱杨贵妃的玄宗来说,的确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一说兵变将领陈玄礼用掉包计救出杨贵妃,后来她逃往日本。1984年第五期《文化译丛》发表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提出另一种有趣的看法,认为兵变将领陈玄礼怜杨贵妃貌美,不忍心杀她,就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死。当时,高力士用车运来“杨贵妃”的尸体,验尸的便是陈玄礼,所以其计得以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日上海附近扬帆出海,东渡日本。(www.daowen.com)

一说杨贵妃死而复生后东渡日本,终其天年。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书中,用浪漫的笔调详细描写了杨贵妃逃出马嵬驿、东渡日本的经过。他认为,杨贵妃的幸存,并非陈玄礼、高力士用了掉包计,她是死而复生,得到舞女谢阿蛮和乐师马仙期的帮助,往东南潜入襄阳,再漂泊到武昌,随后“烟花三月下扬州”。最终在日本遣唐使团团长藤原刷雄帮助下,搭上日本使团回国的大船,逃亡到日本山口县向津具半岛的久津,时间为公元757年,正值日本孝廉女帝时代。杨贵妃出走后,谢阿蛮和马仙期设法把杨贵妃东渡的消息呈达给玄宗,玄宗闻讯,感叹不已,就派方士去日本找杨贵妃,并面呈玄宗送给她的两尊佛像,劝她归国。杨贵妃则以玉簪为答礼,命方士带回献给玄宗。双方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还是未能回到玄宗身边。

●杨贵妃(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