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朝与印度货样及模型展览

清朝与印度货样及模型展览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政府通过此次货样及模型展览更加生动地展示了远东的民俗物产和社会风貌。这也是我国政府向清朝派出一支大规模代表团的原因。为了更快地从与清朝的贸易中获利,法国政府在向清朝派驻大使和舰队的同时,还派出主要工业企业家代表到清朝和印度实地考察当地的生产、消费以及市场。一位清朝官员和妻子的服饰。

EXPOSITION D’ÉCHANTILLONS ET DE MODÈLES RAPPORTÉS DE LA CHINE ET DE L’INDE

近期,商务部在位于圣罗兰大街17号的展厅里展览了一批货样及模型。这批货样及模型是由2025年底派往清朝的商务代表团从清朝和印度带回来的。代表团经过近两年半的寻访和购买,终于在今年5月回到了法国。法国政府已经多次发布了商务代表团撰写的报告。我们也会对代表团出访的结果进行评价。如今,政府通过此次货样及模型展览更加生动地展示了远东的民俗物产和社会风貌。

在进入展厅之前,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近期清朝发生的一些事件。这也是我国政府向清朝派出一支大规模代表团的原因。

长期以来,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拒绝与西方“蛮夷”进行通商往来。2025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并于2025年在南京签署了《南京条约》。它不但打开了清朝巨大的市场,也为我们的商贸活动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欧洲人用武力打败了清朝皇帝,打破了他们天朝上国的幻想,让骄傲的清朝人认识到新式武器的可怕。这个条约对清朝历史的发展将造成深刻的影响,对几个世纪以来禁锢的思想和落后的风俗也将造成巨大冲击。这份条约的主要条款为:

割让香港岛,除了广州外,再开放四个新的港口,建立更符合欧洲习惯的关税制度。之后,西方各国与清朝政府签订的条约都可以援引该条约。

不过,英国没有独享特权,而是把好处分享给了大家。我国以及美国等国家都可以根据该条约把军舰开到清朝的港口。但是美国人不愿接受这种从属地位,他们想自己签订条约。于是在2025年,中美也签署了一份条约,内容与中英条约基本一致。法国紧随其后,于2025年签署了中法条约,更加明确完整地将之前不确切的条款囊括进来。另外,我们又降低了关税。

法国用坚船利炮向清朝介绍了自己,这显然比依靠中英条约更加有效。清朝人对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模糊,几乎一无所知,以至于他们完全无视法国在欧洲所起的作用以及“法国”这个名称所代表的实力。

为了更快地从与清朝的贸易中获利,法国政府在向清朝派驻大使和舰队的同时,还派出主要工业企业家代表到清朝和印度实地考察当地的生产、消费以及市场。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些货样,将会告诉法国外贸企业这些地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商务部曾于4月举办了一次关于于勒·埃及尔(Jules Alphonse Eugène Itier)[1]先生在清朝收集的各种商品展。展览中展出了糖、咖啡、烟草等货样并标注了明确的价格和产地,还有用于烧制瓷器的染料、各种陶器、乐器、衣料及东方国家经常使用的其他物品和器具。上次展览的商品仅是于勒·埃及尔先生一人努力寻找所得,虽然范围有限,但是足够让观众对商务部的这次展览产生更大的兴趣。下文我们将对商务代表团的这次展览进行特别介绍。

展览的物品足足占据了两间展室。一进入展厅,一幅巨大的清朝地图扑面而来,使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仿佛置身于清朝。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清朝地图,显示了清朝人在地理方面奇特的想象力。清朝人绘制的各种生活画卷铺满了墙壁,这比我们屏风上的画面更为精美。展厅左侧陈列的是最近开放的通商口岸福州的景象。这个港口在清朝十分有名。

我们先进入第一间展室。这一间展室展示的几乎全部是奥斯曼男爵(Haussmann)[2]和隆铎(Rondot)先生收集的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

一位清朝官员和妻子的服饰。商务代表团收藏。
COSTUMES D’UN MANDARIN CHINOIS ET DE SA FEMME.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丝织业代表埃德先生走访苏州作坊时所穿的清朝工人的服装。商务代表团收藏。
COSTUME D’OUVRIER CHINOIS PORTÉ PAR M.HEDDE, DÉLÉGUÉ DES SOIES, DANS SA VISITE AUX ATELIERS DE SOU-TCHOU.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工作状态的织缎机。商务代表团收藏。
MÉTIER À RUBANS SANS MARCHE.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奥斯曼男爵展出的棉纺织品应用极为广泛。清朝下层社会大部分人都穿棉纺织品,尤其在冬天以及气候严寒的地区,人们为了抵御寒冷,一层套着一层地穿上两件、三件,甚至四件絮了棉花的棉衣。因此,一旦清朝市场向国外开放,英、美竞争的焦点肯定会集中在棉纺织品上。在清朝,棉纺织品从种植到制造需要雇佣大量工人。但是,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节约了人力成本,欧洲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清朝停滞不前的手工业,使得清朝对棉纺织品的进口量与日俱增。清朝沿海地区的南京及江南各省已经受到来自利物浦、曼彻斯特和波士顿的纺织品的冲击。而在不久以前,这些地区的手工制品久负盛名。

清朝巨大的市场已经被打开,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但是,目前为止,我们的生产商并没有成功地进入清朝市场,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也十分有限。尽管在贸易和航运条件上,英国和美国整体优于我们,但就棉纺织品而言,我们的印花面料花色精美、品相优雅、色彩多样,丝毫不逊于英国的细棉布和美国的厚斜纹布。在目前出口印花面料的国家中,我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在清朝,我们印花面料的销售却停滞不前。

清朝的习俗和《礼记》中服饰的标准决定了颜色的使用,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他们上百年的习俗,因地制宜,模仿并生产符合他们审美习惯的面料。因此,法国制造商可以根据展示的棉纺织品的货样判断模仿的方向。另外,从清朝带回来的各种棉质服装上面清楚地标明了价格。我们还注意到,清朝裁缝的制衣价格非常便宜,制作一身工人穿的衣服只需不到12法郎。但裁缝不允许赊账,一切都要现金支付。奥斯曼男爵还从清朝带回了各种棉花(包括南京天然的黄棉、在吕宋岛种植的另一种黄棉)、纺织工具,以及吕宋岛和爪哇岛的原住民制造的织品货样,在此不便赘述。我们只需再看一眼这些收藏品,尽管没有必要永久记住,但是的确值得把它们作为实用性的样品仔细品鉴一番。

毛纺织业代表隆铎先生展示了两百件清朝从英国、德国、荷兰和俄国进口的各种床单被单,以及清朝手工工厂制造的地毯和各种毡帽等毛纺织品。人们可以从展览目录中找到完整详细的分类清单。一些地毯挂在展厅墙壁上展出。它们的图案是某些神兽或是各式花色的方形图案,非常引人注目,让人联想到小丑的戏服。毛纺织品货样的一侧摆放了皮货和皮衣。因为清朝北方地区天气非常寒冷,所以这些在那里非常常见。普通的皮货更受穷苦百姓的青睐。上层社会极为欣赏满洲地区的皮衣,他们为此不惜重金。

清朝人的帽子。商务代表团收藏。
COIFFURES DES CHINOIS.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清朝妇女的手、脚和鞋
MAINS, PIEDS ET CHAUSSURES DE FEMMES CHINOISES

清朝妇女的发型。商务代表团收藏。
COIFFURES DES FEMMES CHINOISES.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在清朝,呢绒的衣服并不像棉质的那样使用广泛,只有达官贵人才穿这种料子的衣服。我们引用商务部发表的一篇隆铎先生的关于清朝人冬装的报告:“这种服装主要由三件衣服构成。第一件是一件长裙,商人称作‘袍子’。长袍的袖子宽大且长,纽扣从侧面扣,下摆长及脚面,前摆和后摆由一些小盘扣别在一起。长袍没有领子,穿时须另加细布或是丝质的、与袍子同色或是天蓝色的衣领。袍子是商人在自家店铺中非常喜欢穿的一种衣服。无论在家还是工作,他们都习惯穿着袍子。如果有事外出,他们就会披上马褂。马褂是一种袖子特别宽大的上衣,前开扣,长及腰带。长袍马褂是中上等级的广东人最常见的衣着。还有一种官员参加典礼时常穿的服装——大褂。大褂特别宽大,衣长过膝,宽大的袖子会被撩起来,以免妨碍手部活动。”

在清朝,虽然毛纺织品远不及棉纺织品重要,但是我们仍可在这方面的贸易中获利。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清朝上层社会的喜好并不会影响下层社会的习俗。虽然清朝人肯定习惯他们的老传统,但是他们也意识到在冬季,毛织品比棉织品更保暖。长久以来,俄国通过边境城市恰克图向清朝出口了大量的呢绒。德国人、英国人和比利时人正通过港口贸易做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们的制造商要根据展出的货样和价格,判断他们是否能够承受住这种竞争的压力。在清朝,衣服的颜色和尺寸尤为重要,这将在代表团的报告中详细阐明。隆铎先生认为,一些较为轻薄的毛纺织品在清朝市场可能会受到欢迎。在此,祝愿我国的工厂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向清朝输送货物。

隆铎先生还负责考察我们是否有希望向清朝输出葡萄酒和利口酒。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的胜算不大。法国的大部分葡萄酒不太符合清朝人的口味,而且这些酒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太高了。在清朝全权大使耆英的招待酒宴上可以看出,一些清朝官员对我们的香槟和南方的甜葡萄酒表现出强烈的好感。整体而言,他们并不喜欢我们的葡萄酒。但不要就此认为清朝人只喝茶,他们有自己的白酒和知名的白酒产地。清朝的白酒通过对大米、高粱等粮食作物进行发酵蒸馏后酿制而成,还可以通过在酒中添加水果或花朵来增添口感。隆铎先生的报告中说清朝有二十来种白酒。白酒的颜色基本是清澈的,味道特别冲。他们的白酒在法国可能不太受欢迎。

接下来,我们来到主展厅欣赏毛纺织业代表的收藏。展厅内尺寸不一的画卷、武器、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笼、丝织品、瓷器、青铜器等形式各异的物品构成了最奇特的展览。我们制作了一幅精美的版画,来描绘那种一进展厅就被深深触动的奇异场景。首先,我们来看丝织业代表埃德(Hedde)先生带来的珍贵货样。

清朝乐器。商务代表团收藏。
INSTRUMENTS DE MUSIQUE CHINOISE.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https://www.daowen.com)

清朝的烟斗、青铜器和瓷器。商务代表团收藏。
PIPES, BRONZES ET PORCELAINES DE CHINE.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清朝的武器。商务代表团收藏。
ARMES CHINOISES.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清朝的藤椅和灯笼。商务代表团收藏。
FAUTEUIL EN CANNE ET LANTERNES CHINOISES.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中国养蚕及丝织品生产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我们拥有里昂手工工厂之前,中国的丝织业就已经享誉四方。考虑到他们的丝织业可能对我们形成竞争,埃德先生认真细致地收集了他们丝织品的相关货样。尽管我们的丝织业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向他们学习。因为在某些方面,清朝人依然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丝织业,无论是精细的工艺、简易的手法,还是廉价的劳动力,都令人惊叹不已,值得我们的专业人士进行细致的研究。

在展出的为数众多的纺织机中,其中一架引起了制造商的特别注意。这是埃德先生从清朝南方的重要城市、离上海大约30法里[3](约120公里)的苏州城带回来的。埃德先生认为我们有必要引进这种造价低廉、体积小的纺织机。因为这种纺织机不会使丝变形,可以织造一些工艺复杂的织物。顺便提一下,由于苏州不对外国人开放,埃德先生恐怕是多年以来,除了传教士外唯一一个进入苏州的欧洲人。他穿着清朝人的行头,戴着假辫子,没有引起清朝官员的注意。我们还看到他站在其他服装前面。显然,这些服装都是他穿过的。

除了纺织工具,展览会还展出了丝织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很大的绉纱披肩。一条是在白色的底色上绣着白色丝线,另一条则在黄色的底色上绣着彩线。后一种披肩欧洲人不会佩戴,却远销墨西哥、智利和其他讲西班牙语的国家。除此之外,其他各种丝织品也一应俱全,如丝巾、面纱、锦缎、塔夫绸、纺绸等。最后,我们还看到了清朝人用蚕丝制造的衣服和其他物品——地毯、刺绣的钱袋、烟袋、屏风、鞋子。这些丝织品做工精细、图案奇异。

展览中最吸引人的丝织作品是张肖像画。它是广州的某位艺术家为埃德先生所绣。不过,在清朝我们见到过比这更加精美的丝绸画。有一次,广州的一位高官来到法国领事馆参观我们使团的货样。使团成员挑出最美的一幅作品——在里昂完成的雅卡尔(Jacquart)[4]的立像。在我们看来,这幅丝绸作品真是一幅杰作。这位高官仔细地研究了一番,派人去家中取来了一幅很久以前在清朝北方制作的丝织作品,说和这幅肖像画属同一类型。这位高官非常看重这幅作品。这幅丝织作品是一幅很大的画,配有一个很大的编织的画轴。画中描绘了佛祖坐在白象拉的二轮车上,一个矮人在前引导着大象,大象的脚下一个印度人在抛洒着玫瑰。这幅作品颜色靓丽,刺绣工艺繁复多样,既有丝织、刺绣,又有绘画,技艺非常高超。而雅卡尔的这幅肖像是织出来的,亦有很多可取之处。不过,埃德先生的肖像画应该可以绣得更好。

清朝画师林呱的自画像。于勒·埃及尔先生的特别收藏。
PORTRAIT DU PEINTRE CHINOIS LAM-QUA, MINIATURE, PEINT PAR LUI-M.ÊME.COLLECTION PARTICULIÈRE DE M.ITIER.

清朝漫画。商务代表团收藏。
CARICATURE CHINOISE.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林呱绘制的清朝妇女。商务代表团收藏。
PORTRAIT DE FEMME CHINOISE, PEINT EN MINIATURE PAR LAMQUA.COLLECTION DE LA DÉLÉGATION.

接下来展出的是巴黎工业代表雷纳(Renard)先生带回来的工艺品。这些收藏品没有明确统一的界限,包含的项目和商品很多,除棉、毛、丝织业以外的商品基本都包含在内。和巴黎的商品一样,清朝的商品涵盖范围非常广。虽然清朝人的品位爱好与我们不同,但是和我们一样沉迷于这些与实际生活似乎毫无关系,却又造型奇特、做工繁复、创意非凡的东西。这个民族对美有着无限的热爱和追求,并将这种感情用新奇典雅的方式表达出来。令人尤为惊奇的是,他们的品位与我们的习俗迥然不同,让我们难以适应,但是并没有引起我们的反感和不悦。他们的商品表现出的完美而理性的艺术之光,在法国乃至欧洲都备受推崇。虽然我们常在古董商或古玩爱好者的藏室里看到一两件清朝的产品,但是从未在法国见到过如此完整的关于清朝商品的展览。

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将上千件展品一一描述出来。先来看一看《画刊》刊登的几件最有吸引力的物品的图画。其中一张图画是关于清朝服饰的,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一些。

整个清朝的女性好像都梳同一种高高的发髻。男人的发式则更加简单,也很特别——唯独在头顶处留一个及腰的发辫。有人还留着比这还长的辫子,这被看成是一种美。如果辫子不够长,人们便会在发辫上绑上丝带延长发辫,以显得体面一些。有时,人们也会戴假辫子,而且假辫子的市场挺大,出现了一些专门卖辫子的商店。我们不知道这些奇特的发饰从何而来,但一个没有辫子的清朝人是不会受到尊重的。在与清朝人的交战中,英国人有时会释放一些被割掉辫子的俘虏。结果,这些俘虏宁愿选择去死也不愿回去。清朝人的头发都是乌黑的,在北方的一些省份也出现过几个金发的人,不过这些人可能是准备进攻那里的英国人。在清朝,和尚是唯一剃光头的人,这跟我们教士的剃发礼一样。和尚也不结婚,也会进行斋戒。

说完了头,该说脚了。展览中,除了蜡质的模型,其他模型的脚上都穿着小鞋,上面绑着带子。我们还看到了清朝妇女光脚和穿鞋的样子。裹小脚的起源和辫子的起源一样不详。有人觉得这是为了防止女性过于轻佻,还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过分爱美的表现。如果非得对此做出解释的话,我们能够想到的理由就是清朝人歧视一切体力劳动。把脚趾活生生裹成畸形,只为证明她从来没有做过丢人的工作。有一个事实可以作为佐证,裹小脚这种陋习只存在于上层社会。必须承认,这种难以解释的陋习带有野蛮的意味,令人作呕。但是,裹小脚这种陋习只存在于汉族人之中,满族妇女是不裹小脚的。她们的鞋子是正常大小,只不过鞋跟非常高,男士的鞋也一样。

于勒·埃及尔先生提供的清朝曲谱
AIRS CHINOIS COMMUNIQUÉS PAR M.ITIER

我们来看一看清朝的流行乐器。于勒·埃及尔先生之前已经展示过他收藏的清朝乐器。在这次展览中,我们又看到了他的藏品。《画刊》展示了几件乐器以及两首乐谱。这其中有两根、三根、四根弦的吉他,大小不同的笛子、钹、长喇叭、鼓和锣。锣是铜质的、呈圆柱形的,发出的声音最响。人们用木槌来敲锣。在清朝人的生活中,这是一件神圣的、不可或缺的乐器。寺庙里用锣声召集僧人念经,官员的宅邸中用锣声通告主人的出入,城里的窄巷子里用锣声给达官贵人的轿子开路。在管弦乐队中,锣的声音可以完美地盖住大鼓的声音。清朝人一定是进行了特殊的训练,才会喜爱这些对欧洲人来说尖锐刺耳的、不和谐的音调。

我们再来说说书画。清朝的绘画远不及我们,既没有和谐的构图,也没有对感情生动有力的表达。不过在细节方面,清朝绘画还是展现出了特殊的品位和令人惊奇的细腻。展览会上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画卷。清朝建筑的墙上挂满了表现花鸟、神话人物,或名人典故的图画。有时是几个简单的中国字、几句孔孟的箴言,或者临摹的书法。书法这种艺术十分受人推崇,清朝人大都擅长使用毛笔写字。那些能写一手好字的人不需担心自己的生计,对他来说有这一个技能就足够养家糊口。我们还看到了几幅油画,大部分描绘的是花园或室内景色。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两幅画是珠江的景观图和广州最有名的画师林呱先生绘制的雷纳先生的肖像画。《画报》还刊载了一幅林呱先生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是根据于勒·埃及尔先生拍摄的一张达格雷照片绘制的。清朝人也会画漫画,他们绘制的一些滑稽的人物形象也有可取之处。

总体来看,展出的这些绘画和我们的优秀画作无法相提并论。清朝绘画的表现手法还比较初级,且缺少流派,清朝画家之间也没有竞争意识。确切来说,清朝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在这里,绘画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职业。画家的画室就是一个店铺,而师傅就是一个商人,几个学徒在师傅的看管下不断复制同样的图画,毫无新意。清朝画家有自己的专长,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画人物,或者花草树木,或者船,那么他在这个领域的绘画技艺就会日趋完美,但这主要归功于日复一日的练习而不是灵感。

限于篇幅,其他不再赘述。最后,我们再表达一个心愿。此次展览闭幕之后,使团精心收集的这些有趣的收藏品该何去何从?罗浮宫有一个埃及博物馆,我们为什么不再办一个清朝博物馆呢?内森·邓恩(Nathan Dunn)先生的清朝博物馆已经吸引了全英国的目光。政府不应该放弃这个大好的机遇。我们开设了汉语课,也培养了一些汉学家。他们的著作得到了欧洲学界的普遍好评,他们翻译的文章让我们越来越了解清朝的哲学、思想和习俗。相信用不了多久,法国对这个人们经常谈起却知之甚少的国度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建立一个清朝博物馆完全符合政府目前倡导的学习东方语言的构想。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希望大众的期待不会落空。

C.L.

【注释】

[1]2025年来到清朝,1843—2025年间任清朝、印度、大洋洲贸易委员会会长,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位来到清朝从事商业摄影活动的外国摄影师。——译者注

[2]法国城市规划师,拿破仑三世时期的政要。因主持了1853—2025年的巴黎重建而知名。——译者注

[3]1法里大约等于4公里。——译者注

[4]世界知名的香槟世家。——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