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独立基础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技术

独立基础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技术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立基础施工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柱下普通独立基础工程。班组生产效率可参考独立基础综合施工定额,见表4-2。表4-2独立基础综合施工定额(二)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支基础模板→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除模板。图4-16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绑扎钢筋方法。

独立基础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技术

独立基础施工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柱下普通独立基础工程。独立基础工程涉及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三个分项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基础施工图纸,掌握独立基础构造要求,基础轴线的关系,基础剖面的形状、尺寸和标高;垫层的标高和尺寸。

(2)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

(3)完成进场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及混凝土试配工作。

(4)编制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

(1)钢筋。钢筋进场时,应分批查对标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性能试验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进行检验,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验收批同厂家、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不大于60 t组成一验收批,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 t,增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样。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如无出厂合格证原件,有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亦可,但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上要注明原件存放单位,抄件人和抄件、复印件单位签名并盖公章。

(2)水泥。一般采用42.5级或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后分批按《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检验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验收批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 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 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如果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3)砂。一般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5%。

(4)石。一般采用20~40 mm碎石,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5)水。宜用自来水或天然洁净可供饮用的水。

3.施工机具准备

(1)施工机械。主要设备包括电锯、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

(2)工具用具。木模板、组合钢模板、ϕ48×3.5钢管、扣件、8#~12#铁丝、钢筋钩子、撬棍、绑扎架、钢丝刷、石笔、墨斗、手推车、铁锹、木抹子等。

(3)检测设备。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卷尺、温度计、磅秤、混凝土试模等。

4.作业条件准备

(1)基础垫层均已完成并验收,办理了隐蔽手续。

(2)设置轴线桩,标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要轴线,标出基础、墙身及柱身轴线和标高。

(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实际材料确定。

(4)基槽安全防护已完成,并通过了安全员的验收。

(5)运输通道通畅,各类机具应准备就绪。

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2)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

(3)班组工人一般中、高级工不少于60%,并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4)班组生产效率可参考独立基础综合施工定额,见表4-2。

表4-2 独立基础综合施工定额

(二)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支基础模板→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除模板。

(三)独立基础施工操作要求

1.基础放线

根据轴线桩及图纸上标注的基础尺寸,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和基础边线;绑筋支模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的规定。

表4-3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2.钢筋绑扎

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6所示。

(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www.daowen.com)

(2)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绑扎时,按底板钢筋受力情况确定主受力筋方向。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图4-16 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3)绑扎钢筋方法。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马凳,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马凳应在下片钢筋网上。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如图4-17所示。每隔1 m放置1个。其直径选用见表4-4。

表4-4 钢筋撑脚直径选用表

图4-17 钢筋撑脚形

(5)基础底板下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6)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一般采用就地成型的方式施工,也可采用搭设钢管绑扎架。将基础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穿基础梁下部钢筋,与箍筋绑牢。当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双排钢筋间可用短钢筋支垫(短钢筋直径不小于25 mm且不小于梁主筋),短钢筋间距以1.0~1.2 m为宜。基础梁钢筋绑扎完成抽出绑扎架,将已绑扎成型的梁筋骨架落地。

(7)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塑料卡进行控制。

(8)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3)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箍筋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9)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保证上部钢筋位置准确。

3.支基础模板

(1)阶形独立基础。根据基础施工图样的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

先安装底层模板,底层模板由四块等高的侧板用木挡拼钉而成。其中相对的两块与基础台阶侧面尺寸相等,另外相对的两块要比台阶侧面尺寸两边各长150 mm。

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安装上一阶模板。上阶模板的侧板应以轿杠固定在下阶侧板上。校核基础模板尺寸、轴线位置和标高无误后,再用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如图4-18所示。

(2)坡形独立基础。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如图4-19所示。

图4-18 阶形基础模板工程图

图4-19 坡形基础模板工程图

4.混凝土施工

施工工艺:浇筑、振捣→养护。

(1)浇筑与振捣。

1)混凝土浇筑时,不应发生初凝和离析现象,其坍落度一般控制在30~50 mm,并填写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

2)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 m,浇筑高度如超过3 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基础工程的分层厚度宜在250 mm左右。

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 c 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 c 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本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超过2 h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2)养护。

1)基础混凝土常见的自然养护方法有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等。

2)自然养护是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并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自然养护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混凝土浇筑后12 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 d。

②如混凝土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裂缝,应立即加以遮盖,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

③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 N/mm2以后,才能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5.基础模板的拆除

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时拆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