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策效果评价:小流域治理理论与实践

政策效果评价:小流域治理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注意的是,政策评价本身在社会价值观、行政体制和社会基础方面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总的来说,农民和政府部门对水土保持政策的总体评价是积极正面的。在实地调查中,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明确表示对取消投工投劳的怀疑、否定乃至抵触情绪。对《水土保持法》的满意度可以大致反映各方对国家水土保持的政策努力的总体性评价。最后,在当地实际影响显著的政策项目中,政府的评价总体上要比农民的评价更高些。

政策效果评价:小流域治理理论与实践

(1)理论方法与国外经验。在西方国家政策评价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出完备的政策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此不能备述。仅就政策评价的模型类型而言,包括从传统模型、基于目标的评价、脱离目标的评价、黑箱评价、财务或经济评价、审计模型、专家意见模型到社会科学研究模型等。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评价本身在社会价值观、行政体制和社会基础方面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但是,政策评价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发展成熟的过程,对发展中国特色的政策评价理论方法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2)效果评价。对政策的范围界定如下:调查中涉及的水土保持政策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四荒地拍卖和承包、取消投工投劳等几项。

总的来说,农民和政府部门对水土保持政策的总体评价是积极正面的。而个别得分较低的政策则因此具有更高的指标意义,需要特别深入的分析。另外,农民和政府部门的意见分歧也具有更丰富的政策内涵。

取消投工投劳就是一个政府满意度得分显著较低的项目。在实地调查中,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明确表示对取消投工投劳的怀疑、否定乃至抵触情绪。这是因为,取消投工投劳使得水土保持部门失去了长期以来最有力和最基本的动员和组织手段,大大减少了农民对水土保持的投入,使得进一步的水土保持工作难以开展。但从建设服务型政府、新农村建设突出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视角来看,取消农民投工投劳而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是合理的。因此取消两工对水土保持工作造成的困难,只能寄希望于后续增加财政投入等政策的跟进和完善来解决。(www.daowen.com)

对四荒地拍卖和承包(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实施范围不大,而在黄土高原地区则是关键性政策,分析以黄土高原区的调查结果为准),政府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农民。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政府放松管制的政策,因此政府一方可能因此评价较低;而对于农民来说,则意味着更多掌握土地资源和有权自主经营。由此导致两方面基于不同利益立场的分歧。

对《水土保持法》的满意度可以大致反映各方对国家水土保持的政策努力的总体性评价。这个评价显然是非常积极的。

最后,在当地实际影响显著的政策项目中,政府的评价总体上要比农民的评价更高些。这可以理解为水保政策执行者的某种自我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