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文王的重视分封制及其对周人的影响

周文王的重视分封制及其对周人的影响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从文王开始兴起。虞本是太王之子太伯、仲雍的封国。据此可见,文王主要重用本族的三个行辈的人,“八虞”是文王的父一辈,“二虢”是文王的同一辈,“二蔡”是文王的子一辈,周、邵、毕、荣,也都是文王的子一辈。周文王开始重视在王畿内用分封制扩展周人占有土地和扩张势力。到周成王时,周公就进一步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分封亲属而扩展周的疆土和统治势力。

周文王的重视分封制及其对周人的影响

周从文王开始兴起。文王能够使用前来投奔的异姓贵族的人才,这是他能够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尚书·君奭》说文王重用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和南宫括等五位大臣,其中只有虢叔是周族的人,其余四人都是别族投奔来的。《史记·周本纪》说:“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但是总的看来,文王还是特别重用本族的人。《国语·晋语四》记载胥臣对晋文公讲到文王“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咨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讨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荣。”“二虢”是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二蔡”是文王之子,“管叔初亦为蔡”(韦昭注)。“八虞”,韦昭注引贾、唐曰:“八虞,周之八士皆在虞官。”此说不确。虞本是太王之子太伯、仲雍的封国。《左传·僖公五年》载虞大夫进谏其君,讲到开国历史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太王传位给幼子季历,而让长子太伯、次子仲雍统率部分周人东迁,建立虞国,在今山西平陆。既然“二虢”指虢氏兄弟二人,“二蔡”指蔡氏兄弟二人,“八虞”当指虞氏兄弟八人。据此可见,文王主要重用本族的三个行辈的人,“八虞”是文王的父一辈,“二虢”是文王的同一辈,“二蔡”是文王的子一辈,周、邵、毕、荣,也都是文王的子一辈。周即周公旦,邵即召公奭,毕即毕公高,荣即荣伯。《书序》曾讲到成王时“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史记·周本纪》同,集解引马融曰:“荣伯,周同姓,畿内诸侯,为卿大夫也。”

《左传·僖公五年》载虞大夫宫之奇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虢有东虢、西虢和北虢。《汉书·地理志》说:“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西虢又称城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北虢建都上阳,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占有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谈论当时形势,称“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等国,韦昭注:“虢,虢叔之后西虢也。”韦昭此注不确。史伯说:“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西虢当是虢最早的封邑,虢原先也是畿内诸侯。(www.daowen.com)

周文王开始重视在王畿内用分封制扩展周人占有土地和扩张势力。周武王克商后,在原来商的王畿内分封邶、鄘、卫而设置三监,同时分封给同姓亲属、身居要职的如召公、毕公、荣伯等人的封邑,也都在王畿之内。到周成王时,周公就进一步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分封亲属而扩展周的疆土和统治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