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田村方氏宗祠-竹溪古韵,明清遗物,东莞最大的宗祠

河田村方氏宗祠-竹溪古韵,明清遗物,东莞最大的宗祠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氏宗祠位于河田村祠边三巷2号旁,始建于明建文元年,清咸丰五年大修,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东莞市最大的宗祠之一。河田村方氏宗祠大门河田村方氏宗祠内景宗祠内遗有很多古代文物。相传河田的远祖住在福建莆田,当时有方氏六兄弟名叫仁逸、仁岳、仁瑞、仁逊、仁载、仁远,在唐昭宗乾宁、光化、天佑年间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中了进士。因方耀守边有功,慈禧赐匾给他,他转赠给河田的方氏宗亲。

河田村方氏宗祠-竹溪古韵,明清遗物,东莞最大的宗祠

方氏宗祠位于河田村祠边三巷2号旁,始建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大修,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东莞市最大的宗祠之一。宗祠坐南向北,五开间五进合院式布局,故当地人也称之为“五幢祠堂”。宗祠面阔18.5米,进深66.6米,占地1232平方米,包括石狮、正门、牌楼、正堂、中堂、后堂。硬山顶,青砖墙体,红砂岩墙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首进花岗岩门额刻“方氏宗祠”四字,正脊陶塑有“咸丰辛酉岁”字样;第二进为四柱三间三楼石构牌楼。坊楼为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如意斗拱,高8米。二、三进檐墙上灰塑有精致的山水画,其余各进脊饰有山水、花鸟、人物陶塑,栩栩如生。

河田村方氏宗祠大门 (方耀森摄影

河田村方氏宗祠内景(方耀森摄影)(www.daowen.com)

宗祠内遗有很多古代文物。相传河田的远祖住在福建莆田,当时有方氏六兄弟名叫仁逸、仁岳、仁瑞、仁逊、仁载、仁远,在唐昭宗乾宁、光化、天佑年间(894—904年)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中了进士。1229年,方邦荣从莆田徙居河田,成为河田始祖。后人为了纪念仁逸六兄弟摘桂的功绩,镌刻了“六桂流芳”“文武科甲”的牌匾激励后人。除此之外,还有相传为方孝孺亲笔书写的摘句楹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神台两旁也有一副楹联:“三朝宗祏地,一本玉兰庭”,是方氏后裔的专用联句。更为珍贵的是一块2米×1.2米的“福”字匾,中央为贴金“福”字,据说系慈禧太后御笔,上下款各刻有“光绪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赐广东水师提督臣方耀”等字。因方耀守边有功,慈禧赐匾给他,他转赠给河田的方氏宗亲。这些牌匾楹联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可惜现在只有方孝孺楹联保存完好,“福”字匾只剩落款处几个漶漫难辨的字,其余均荡然无存。

1993年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18日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