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受欢迎的军功:活在大唐

广受欢迎的军功:活在大唐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唐前期,当兵是一件比较受欢迎的事情,除了升迁机会多,能帮家里干活以外,军功的诱惑力极大,因为皇帝对有军功的士兵实在是不错。无论是大将领,还是小士兵,但凡立了军功,都有奖励。此外,还有部分来自各镇节度使的地方部队等系统的兵源。可以说薛仁贵的一生是唐代军人一生的真实反映。

广受欢迎的军功:活在大唐

大唐前期,当兵是一件比较受欢迎的事情,除了升迁机会多,能帮家里干活以外,军功的诱惑力极大,因为皇帝对有军功的士兵实在是不错。

因为领导好,所以军功分配得大都公平合理,不用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挣的军功就此埋没。无论是大将领,还是小士兵,但凡立了军功,都有奖励。在所有的奖励中,最小的奖励是免除赋税,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来说已经很有诱惑力了。

免除赋税,就意味着家里的粮食布匹可以全供家用,父亲、母亲就不用太过劳累,说不定还能存下点儿钱粮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改善家里的伙食,提高一下爹娘的生活品质,省下来的钱还可以娶个媳妇儿……好了,停止幻想人生,还有其他奖励呢!

如果你立的军功再大一点,皇帝还会赏你个官做。从此以后,你不再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兵了,而是进军官场,成为一名公务人员。到时候乡亲们在村口列队迎接,那画面想起来就气派。

如果军功再大一点儿,比如杀死了对方的将领,或者扭转了战争局面等,皇帝就会赐你爵位。从此以后,你就进入了上流社会,享受人生巅峰带给你的满足。皇宫宴会、名人聚会,你都是被邀请的人士,这是何等的荣耀。

当然,最后两种奖励对于一个普通的士兵来说可能太遥远,带兵的将军将领倒是机会比较大。一般的士兵不求加官晋爵,只求当兵以后家里能过上小康生活。但如果你立志在军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的话,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大唐前期的战事不断,总会有你立大功的机会。

前面说的是立了军功并活着走出战场的人,还有些立了军功却不幸牺牲的人,这些为了我方的胜利而捐躯的英雄人物都会获得应有的奖励。(www.daowen.com)

←←←卫军边军→→→

卫军是朝廷从府兵中选拔善战者组成的野战部队,边军则相当于现代的世袭边防军,府兵为各地守备部队和卫军的后备兵源,都属常备军。此外,还有部分来自各镇节度使的地方部队等系统的兵源。以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出兵高句丽为例,出征的除了随驾禁军,五卫卫军,江、峡、淮、岭诸府府兵,营州、松漠都督的边军,平卢、卢龙镇的地方团练军,还有突厥、羌、鲜卑等族的番兵,附从的契丹、奚等藩部的族兵,新罗百济等属国的从军,以及临时招募佣军性质的“义从”,浩浩荡荡的几十万之众。

大唐对有军功已死亡的士兵有两类奖励,一类是对这名英勇就义的士兵进行追加奖励,一般是追加官位或者爵位,但具体追加什么,要看此人在生前立下的军功是大是小。第二类是对这名阵亡的士兵家人进行奖励,如果此人生前立了大功,就让他家中一人当官,或者直接赐家中某人爵位。如果这名士兵生前所立之功还不足以让他的家人加官晋爵,或者他的家人根本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受这样的赏赐,就赐一些黄金、绢帛作为奖励。

大唐前期“武林风”刮得很猛,此时的大好青年每天想的不是经史子集而是拳脚功夫。如果正好在这时的大唐军队里,那你便可以为自己书写人生传奇了。日记本的首页可以写下这样一行字:不当兵,无光荣,致某某的青春军旅生涯。

薛仁贵雕像
⊙薛仁贵自唐太宗贞观末年投军,随军东征。显庆三年(658)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再次击败高句丽军。次年,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石城等地。十二月,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龙朔元年(661),大败九姓铁勒。乾封元年(666),参与灭亡高句丽。永淳元年(682),又于云州之战击破突厥。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可以说薛仁贵的一生是唐代军人一生的真实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