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秦汉韬略》收获巨大

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秦汉韬略》收获巨大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帝如梦方醒,悔恨其不该杀晁错,同时下定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景帝任命周亚夫率军平叛。邓都尉此计,与周亚夫先前判定的策略,不谋而合。吴楚七国之乱,仅历时三个月,即被平定。吴楚叛军兵精粮足,这是其之所长,而周亚夫出奇兵间道抢占武库、敖仓,在不担心自己的武备与粮草的同时,迅速切断吴楚叛军的粮草供给线,然后坚壁清野,拖垮叛军,乃至消灭叛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秦汉韬略》收获巨大

景帝腰斩了晁错后,立即以袁盎为太常,德侯刘通为宗正出使吴国。到了吴国后,刘通先入见吴王刘濞,要其受诏。刘濞大笑说:“我已为东帝,还要向谁拜?”其争夺皇位的野心彻底暴露。景帝如梦方醒,悔恨其不该杀晁错,同时下定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

景帝任命周亚夫率军平叛。周亚夫率军从长安出发,迅往迎击叛军;派曲周侯郦寄率军攻击赵国;派将军栾布攻击胶东、胶西、济南、苗川四国,以解齐国之围;命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策应各路部队。周亚夫出发前,向景帝请示:“楚兵剽悍轻捷,难以交战取胜。希望先放弃梁国,让他们进攻,我们断绝他们的粮道,便可制伏。”即针对吴楚联军锋芒正盛,实施先予后取,避锐击馁的策略,景帝予以批准。

周亚夫率大军向荥阳进发。行至灞上时,有一位叫赵涉的人,拦住马头问周亚夫:“将军东诛吴楚,胜则宗庙安定,不胜则天下危急,能用臣之言吗?”周亚夫慌忙下马求教。赵涉言:“吴王素富,长期蓄养敢死的勇士,此知将军将行,必定会在崤渑险要处设伏兵,且打仗贵在神秘,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时间不过相差一二日,直入武库,擂响战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赵涉所献乃是一条轻车间道,出敌不意的策略。周亚夫听其言,南出武关,经南阳到洛阳,据有洛阳武库,抢先占领了荥阳,控制了储藏粮食的敖仓,采取措施,安定民心。派人到崤山、渑池间,果搜得吴王派遣的伏兵,证明了赵涉的分析完全正确。

此时,吴楚联军正在猛攻梁的首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文帝曾实行“以亲制疏”的策略,把景帝的同母弟刘武封为梁王,七国叛乱后,梁王果然坚定地站到中央一边来。叛军一路势如破竹,遇到梁军的抵抗,猛烈进攻,梁军伤亡惨重,“杀数万人”,梁王刘武请求周亚夫出兵攻击叛军,以减轻自己一方的压力

周亚夫收到梁王的求救信后,与其门客商议破敌之计,邓都尉建议周亚夫“率军在东北的昌邑筑垒坚守,先放弃梁国,吴必以精锐攻梁国。将军深沟高垒坚守,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饷道。吴梁相斗疲敝而且粮草耗尽,然后以全强制其疲极,必定破吴。”邓都尉此计,与周亚夫先前判定的策略,不谋而合。于是周亚夫确定了“坚壁昌邑南,轻兵塞吴饷道”的作战方针,率大军攻下了昌邑(今山东金乡)后,坚守不出。梁王见援军不至,向景帝告周亚夫的状,景帝派使者命周亚夫出兵。周亚夫以“将在外,便宜从事”为辞拒不出兵,只派出高侯韩颓当(原韩王信之子)等将领,率轻骑兵部队,南下渡过淮河、泗交流口,绕到吴楚联军之后,切断其粮食补给线。

吴楚联军久攻睢阳不下,不得向西推进,于是转向东北,直攻昌邑,欲与汉军主力决战,但周亚夫按既定的作战方针,坚守不出,由于营寨坚固,叛军无法攻入。(www.daowen.com)

由于切断了叛军的补给线,吴楚联军因粮秣供应不上,兵士多饿死,或开小差,刘濞只好下令撤退。周亚夫见叛军退却,马上出动精锐追击,吴楚联军大败,吴王后为东越所诱。

胶东、胶西、济南、苗川四国部队,围攻齐国,也是久攻不下,栾布率援军赶到后,与齐国里外夹击,大破四国。齐王因早先曾与吴王有约,畏罪自杀;胶西王与其太后、太子皆自杀;胶东王苗川王、济南王被汉军诛杀。赵国部队开始曾与郦寄所率汉军对峙,而栾布破齐后,赶来支援郦寄,水灌邯郸,城破后赵王自杀。参加叛乱的济北王,请求梁王代为说情,得到赦免。

吴楚七国之乱,仅历时三个月,即被平定。这除了叛乱不得人心之外,也与双方在战略战术上的得失有关。

吴王起兵时,大将军田禄伯曾自愿领五万精兵,攻取长沙淮南之地,直入武关,与主力部队会师关中。但吴王不敢把军队委与他人,拒绝了田禄伯的建议。另有一位年轻的恒将军,向刘濞建议:吴国步兵多,宜于险地作战;而中央军骑兵多,宜于平原作战。所以最好是对所经过的城池置之不理,而直扑洛阳,夺取武库与敖仓,依仗崤山与黄河的险固,号令诸侯,可轻取天下。这是一种高明的蛙跳战术,轻骑速进,直捣黄龙,但刘濞对这一建议也拒绝采纳。

吴楚叛军兵精粮足,这是其之所长,而周亚夫出奇兵间道抢占武库、敖仓,在不担心自己的武备与粮草的同时,迅速切断吴楚叛军的粮草供给线,然后坚壁清野,拖垮叛军,乃至消灭叛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