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来美国前,在中国上到小学四年级,就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学上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来美国的时候,女儿因为语言不通吃尽了苦头,可是她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就能充分地适应美国社会了。八年级的时候,她参加了大学SAT考核,成绩很不错,得到了一项“小天才奖”,后来非常荣幸地获得了“汉密尔顿奖”的殊荣。这就是在中国学习时打下的功底,得益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到了她就读于弗吉尼亚艾伯马尔高中(Albemarle High School)。这时候她的学习就是全靠自己的兴趣了。
专心致志地读了几年书,她竟能一鸣惊人地考取四所世界顶尖名校,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毫无疑问,这来自孩子正确的人生观。环境的影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在女儿身边出现的同学和朋友可以说都是积极向上、淳朴善良的人。因此她乐善好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不恶语伤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对社会上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她是一笑了之。
我们常常发现,对于一个活泼好动,不懂世故的孩子来说,要静下心来学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面对如此枯燥乏味的事情,最初对孩子就要有一定的约束会比较好些。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但不能够急于求成,更不能搞专制,瞎指挥,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另一方面,教育不一定非得要去最好的学校,不能忽视其他的因素。即便优秀高中的学生,也不一定都能上好大学。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打气,多鼓励她,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个性。能让孩子轻轻松松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有一次,女儿回到家里,说起某某名校的贵族子弟开Party,每个人都开好车,每人一顿晚饭就要100多美元。当时,我们告诉孩子:不要看重眼前这些物质享受,要看的更远,我们要和他们比明天!懂事的女儿知道父母十分辛苦,父亲外出工作,一个月左右才能回家一次。在这期间,她就帮助妈妈照顾年幼的弟弟和料理各种家务。同时,还刻苦学习。令我兴奋的是来到美国几年以后,她的中文不仅没有荒废,而且她的西班牙文还是年级的第一名。(https://www.daowen.com)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是聪明、天真、可爱的,为什么有的父母能教育好孩子,有的却不行呢?这就需要家长鉴别孩子特长的能力了。每个小孩都有他优秀的一面,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适时引导他们。尽快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谦虚的品性,这些都是父母应做的亲子必修课。我的女儿能有出息,我觉得是跟我们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当然,我们父女之间也会出现问题,可是在出现问题之时,做父母的要善意地批评和支持,不要冷言冷语,甚至打骂孩子。多做正面有意义的教导,尽量让孩子养成乐观向上的精神,引导孩子从多方面看问题等,这些都是习惯的培养。所以说一定要先学会尊重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建立真诚的沟通,这样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意见。
此外,父母的眼光要远大,要学会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要知道学习并不是整天泡在书本里,要劳逸结合,学好玩好,活学活用,把孩子一天生活和学习事物时间安排好,这也是家长必须做好的功课。女儿在高中时,除了日常的学习外,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到麦当劳打工。这些经历,不仅教会了她如何融入社会,也培养了她的沟通技巧和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后来成为女儿申请大学的重要内容和人生的宝贵经验。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自己本身不是天才,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做他们觉得不快乐的事情呢?与其留给子女金山银山,不如留给她一身本事,和健康快乐的人生。毕竟未来的路还要她自己来走。幸福和快乐,是不能用金钱和名利来衡量的。这正是父母给女儿持之以恒的正确教导,再加上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最终成就了一个出生于普通人家的“哈佛女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