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交通拥堵风险防控方法

城市交通拥堵风险防控方法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比上一年,51%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且多数为省会、直辖市或经济发达城市,27%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基本与上一年持平,22%的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全国整体交通拥堵状况良好。2018年,全国45个主要城市整体处于交通拥堵缓解状态。2016—2018年,北京交通拥堵情况在高德地图排名稳居前三,尤其在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排名中始终位列第一。

城市交通拥堵风险防控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拥堵一直是我国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出行需求日益丰富,城市道路交通量也迅猛增长,在高峰时段已严重超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负荷。交通出行需求与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匹配使得交通拥堵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根据2016—2018年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57],采用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进行分析与排名,我国交通拥堵状况如下。

1.整体拥堵状况

1)2016年

2016年,全国有1/3的城市出行高峰时段通勤受拥堵影响,其中32个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超过1.8,即正常通勤30 min在这些城市会再增加24 min。从城市规模来看,北京和济南分列超大型及Ⅰ型大城市第一[5]

2)2017年

2017年,全国高峰时段超26%的城市处于拥堵状态,55%的城市处于缓行状态,仅19%的城市不受高峰拥堵影响(图1-1);从平峰时段来看,超63%的城市处于畅通状态,超35%的城市处于缓行状态。从城市规模来看,仍然是北京和济南分列超大型及Ⅰ型大城市第一[6]

3)2018年

2018年,全国高峰时段有13%的城市处于拥堵状态,61%的城市处于缓行状态,26%的城市不受通勤拥堵威胁(图1-2)。从城市规模来看,北京和济南仍然分列超大型及Ⅰ型大城市第一[7]

图1-1 2017年全国城市通勤高峰时段拥堵状况

(数据来源: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6])

图1-2 2018年全国城市通勤高峰时段拥堵状况

(数据来源: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7])

2.交通拥堵特征及变化趋势

1)2016年

2016年,就全国交通拥堵分布来看,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交通拥堵程度更高;就交通拥堵变化趋势来看,同比上一年,45个主要城市中有82%的城市交通拥堵加重,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交通拥堵呈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城市交通拥堵除较大城市加重外,其他城市基本与上一年持平或小幅下降。

同时,一些与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相邻的城市的区域交通拥堵呈下降趋势,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交通拥堵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区域内的经济发达城市虹吸周边小城市的趋势逐渐增强。2016年11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始出现交通拥堵由中心城区转向郊区的趋势[5]

2)2017年

2017年,就全国交通拥堵分布来看,西南地区由于地形等原因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程度较高;就交通拥堵变化趋势来看,全国45个主要城市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整体有所缓解,较上一年拥堵率下降了2.45%,平峰时段的拥堵率下降了2.1%,超大、特大城市拥堵率下降了2.5%。同比上一年,51%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且多数为省会、直辖市或经济发达城市,27%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基本与上一年持平,22%的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全国整体交通拥堵状况良好。

同比2016年,2017年有10个城市交通拥堵呈现出向近郊扩散的趋势,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西安、南昌、徐州杭州、济南,其中除徐州外其余城市均是直辖市或省会。

同时,在2016年及2017年中,第四季度都是交通最拥堵季度,而第一季度受春节假期影响所以交通拥堵的城市较少,第三季度虽然9月较为拥堵,但7—8月正是暑期学生放假的时候,外加高温天气,故出行相对减少,所以在第三季度交通拥堵的城市也相对较少[5,6]

3)2018年

与2017年相比,全国62%的城市交通拥堵同比下降,27%的城市基本持平,只有11%的城市交通拥堵呈上升趋势。(www.daowen.com)

2018年,全国45个主要城市整体处于交通拥堵缓解状态。2016—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通勤高峰时段拥堵变化如图1-3所示,2016年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处于最高位,其值为1.68;2017年的交通拥堵情况较2016年略有缓解,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延时指数为1.64;2018年,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延时指数为1.60,是三年里最低的,指数降幅明显[7]

图1-3 2016—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通勤高峰时段拥堵变化

(数据来源: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7]。)

城市交通拥堵情况逐年缓解,这可能与政府对交通治理的重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基础道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有关[7]

3.典型拥堵城市

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作为典型交通拥堵城市进行对比分析,2016—2018年的交通拥堵统计数据如表1-3所列。

表1-3 典型城市交通拥堵数据统计

(续表)

数据来源:2016—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5-7]

1)北京

近几年来,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交通拥堵情况排名一直靠前,尤其在超大型、特大型城市中一直位列第一。其交通拥堵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和放大效应,一旦某个路段出现拥堵,就会快速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范围拥堵。同时,由于高峰时期的出行需求远远超出道路供给能力,城区环路、进出城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道路节点等都会是交通拥堵的常发路段,交通运行承担了较大压力[8]

2016—2018年,北京交通拥堵情况在高德地图排名稳居前三,尤其在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排名中始终位列第一。2016—2017年,北京市昌平、顺义、通州三个区域的交通拥堵有上升趋势,而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出现普遍缓解的情况,其中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拥堵率下降幅度较为显著[5,6]

2)上海

受道路规划历史遗留问题、机动车控制策略、出租车营运效率等影响[9],上海的交通拥堵形势十分严峻,虽与北京相比稍好些,但在通勤早、晚高峰及节假日,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

2016—2018年,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上海的交通拥堵情况一直较为严峻,但交通拥堵状况整体上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在特大型城市中,交通拥堵状况仅次于北京与广州[5-7]。其中,2017年上海呈现出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下降、周边城区交通拥堵上升的趋势,其中宝山区交通拥堵上升幅度最大[6]

3)广州

2016—2018年,广州的交通拥堵排名一直位于全国前列。2017年以后,其在特大型城市中交通拥堵排名仅次于北京,且在近三年中交通拥堵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广州在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情况超过济南,成为当年晚高峰最堵城市[6]

4)深圳

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2016—2018年深圳的交通拥堵情况整体较好,但变化幅度较大,2017年以来,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交通拥堵排名呈上升趋势[5-7]

5)济南

2016年,济南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交通拥堵排名第一,其拥堵主要与2016年政府“高快一体”“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新建地铁等城市大面积修路施工有关[5]。2017年,济南通勤高峰年度排名仍为第一,但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GDP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交通拥堵并没有继续恶化,而是同比上一年拥堵基本持平,尽管其依旧是堵车时间最长的城市,但治堵效果显著,同比上一年堵车时间下降了13.7%[6]。2018年,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影响,济南在全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中位列第七,但其下半年交通拥堵缓解较为明显,全年来看,同比2017年其交通拥堵降幅达10.57%,成为唯一下降幅度超过10%的城市。济南交通拥堵缓解得益于城市的快速路成网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的治理行动[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