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纵横九万里-向阳红09靠风雨而行

纵横九万里-向阳红09靠风雨而行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12月18日,专门为执行该任务赶造的远洋科考船“向阳红09”船从青岛起航,开始了首次全球大气试验调查。为了测定准确的海流,“向阳红09”船大胆地试验了深海锚泊等一些远洋考察技术。“向阳红09”船不仅按计划圆满完成了海上试验任务,而且成功创造了5000米深海底质柱状取样的先例。中日黑潮合作研究海上作业“蛟龙”号的海上之“家”——“向阳红09”科考船

纵横九万里-向阳红09靠风雨而行

1978年11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一海洋调查船大队迎来新装备: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45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9”船出厂入列。

“向阳红09”船

1978年12月,“向阳红09”船受命执行第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联合国气象组织的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

那次试验是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副计划,得到了联合国海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观测试验活动,几乎动用了全球所有的观测和通信手段,以便了解全球大气动态和形成机制。

全球大气试验实施阶段分为两个观测期:1979年1月5日至3月5日为第一观测期;5月1日至6月30日为第二观测期。根据国际分工,我国提供两艘海洋调查船远赴太平洋赤道海域,重点观测全球大气试验中的高空测风及热带高空气象、海面气象、水文、地质、生物化学等,由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和实施。

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罗钰如指示:全球大气试验不仅仅是一次国家大气试验协作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定要完成好,为国争光。

1978年12月18日,专门为执行该任务赶造的远洋科考船“向阳红09”船从青岛起航,开始了首次全球大气试验调查。

当“向阳红09”船驶入太平洋,第一次穿越赤道时,船长张静格外兴奋、骄傲和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

恶劣的海况使全球大气观测项目遇到了很多困难。

为了测定准确的海流,“向阳红09”船大胆地试验了深海锚泊等一些远洋考察技术。船员利用船艉甲板的底栖生物拖网绞车,附加一段20米锚链,系上一个50千克重的山字锚,放出长度是水深两倍的5400米绞车缆绳。(www.daowen.com)

施放了27个小时,漂泊在海面上的船没有发生移位。

在看到海面风力逐渐增大时,张静停止了锚泊试验。即便如此,这项试验依然创造了锚泊时长和深度的纪录。

调查人员正在开展海上气象观测

1979年5月18日,第一航次任务结束。“向阳红09”船不仅按计划圆满完成了海上试验任务,而且成功创造了5000米深海底质柱状取样的先例。北海分局收到国家海洋局大气试验值班室转发的全球大气试验办公室表扬的函件。函件指出,我国两条天气船的高空观测质量令人满意。

接下来的近30年,“向阳红09”船相继承担了中日黑潮调查、中美海气相互作用调查、中法长江沉积作用调查、图们江调查、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等多项重大海洋科学调查任务。

2008年,30多岁的“向阳红09”船经过改造,成为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试验母船。2009—2018年,“向阳红09”船10余次出海,奔赴南海、印度洋、太平洋,守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海山区、冷泉区、热液区、洋中脊……探索多金属结核勘探区、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富钴结壳勘探区……成功完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7000米级海上试验和试验性应用任务。

中日黑潮合作研究海上作业

“蛟龙”号的海上之“家”——“向阳红09”科考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