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首艘国产万吨级考察船: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

首艘国产万吨级考察船: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年5月12日中午,18艘舰船分别到达预定海域,参加我国首枚运载火箭远程飞行试验,“向阳红10”船被部署在火箭弹道入口的附近。“向阳红10”船建成中国洲际导弹首次全程试射首次出师,取得大捷。1984年,我国计划开展南极考察,“向阳红10”船因为以往卓越的表现和优越的性能,再次被委以重任。

首艘国产万吨级考察船: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

1964年,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后,开始研发洲际导弹。洲际导弹射程远,必须在远海完成试验。试验需要出动海上测量船近距离观测导弹飞行姿态、测量飞行数据……如何为海上编队提供水文气象保障?调查船非常关键。国防科委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建造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等一系列配套舰船,“向阳红10”船便是其中一艘。

1975年7月,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向阳红10”船,于1979年11月7日建成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管理。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船上有300多个房间、60多个实验室,还建有直升机停机坪。

1980年5月12日中午,18艘舰船分别到达预定海域,参加我国首枚运载火箭(洲际导弹)远程飞行试验,“向阳红10”船被部署在火箭弹道入口的附近。

太平洋时间1980年5月18日14时,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装载在“向阳红10”船上的“179”航测飞机向着指定目标海域急速飞去,相关人员用电影经纬仪准确地拍摄了数据舱降落的位置和火箭落点。驾驶员立即向打捞直升机机长报告了数据舱飘落的地点和方向。14时55分,数据舱被顺利打捞上船。

“向阳红10”船建成

中国洲际导弹首次全程试射

首次出师,取得大捷。

在承担气象保障任务时,“向阳红10”船还通过352甲型国产雷达测量弹着点距离和水柱高度测量装置,在导弹弹头落水的一刻,和其他测量船一起,从不同方向测定了距离和水柱高度,计算出准确的弹着点位置。

“向阳红10”船由此名声大噪。1984年,我国计划开展南极考察,“向阳红10”船因为以往卓越的表现和优越的性能,再次被委以重任。(www.daowen.com)

“向阳红10”船

1984年11月20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船从上海起航,开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执行综合性科学考察任务。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站——南极长城站建成。“向阳红10”船的远航,开创了我国南极考察新局面。

执行任务的“向阳红10”船

20世纪90年代,“向阳红10”船执行了“实践四号”“亚太一号”“东方红三号”3颗卫星发射的海上遥测任务以及“长3甲”火箭海上试验遥测任务,多次受到各项表彰。

1996年3月4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心血的“向阳红10”船满载着荣光退出调查船序列。

1998年8月,“向阳红10”船被改建为“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1999年10月,“远望4”号测量船远赴印度洋,执行“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海上测量通信任务,首战告捷。10多年间,“远望4”号测量船先后12次远征太平洋和印度洋,累计航程18万余海里,先后完成了“亚太六号”“鑫诺二号”和“风云”及神舟系列飞船等14次重大科研试验海上测量通信任务,圆满完成任务率100%,为我国航天测控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1年12月14日,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4”号测量船正式退出海上测控舞台。

“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