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MBAMEMMPAMPACC联考写作教程

MBAMEMMPAMPACC联考写作教程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初学入门的考生,想要写好论说文开头部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准确地抓住材料论点,并干净利落地切入主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论说文的开头,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述命题材料第二部分:过渡词句第三部分:破题1.引述材料引述材料要注意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的中心,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表述。较短的例子只用一段即可完成开头部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论说文。

MBAMEMMPAMPACC联考写作教程

作为初学入门的考生,想要写好论说文开头部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准确地抓住材料论点,并干净利落地切入主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论说文的开头,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述命题材料(通常是必需环节)

•第二部分:过渡词句

•第三部分:破题

1.引述材料

引述材料要注意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的中心,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表述。

对于材料,不必过于注重其情节过程的完整性,应着眼于挖掘材料与论点相通的语意信息,以揭示材料中足以显现的论点即可。具体做法为不照抄材料,只重点引用立意之所需,表述语言要充满理性色彩,使说理向深层迈进。

2.过渡句

过渡句就是从材料到文章立意的过渡,它的任务就是阐发题干材料与文章立意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告诉阅卷者,你的观点是从原材料自然地引发出来的。过渡句可以通过分析材料现象产生的原因,表达赞扬、惋惜等态度进行评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采用万能句等方式进行。

3.破题

破题,就是明确地告诉阅卷者文章的立意。

引述材料时要尽量把立意的核心意思和关键概念预埋进来,为接下来的文章立意做引子,过渡要自然且简短明快,把预埋下的伏笔和引子进一步揭发出来,由材料的观点顺利过渡到自己的观点,达到破题的目的。

下面通过两个例子和大家分享技巧。

•较短的材料

【例】据说歌唱家郭兰英曾请教李苦禅: “什么字最难写?”想不到李老师回答:“‘一’字最难写。”为什么“一”字最难写呢?你有过这样的思考或认识吗?(www.daowen.com)

请自拟话题,联系社会实际或自己,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论说文。

【示例】“什么字最难写?”“‘一’字最难写。”(摘录命题材料中的语句,可以是原文)面对歌唱家郭兰英的问题,国画大师李苦禅毫不犹豫地答道(对材料其他部分的引用,要化成自己的话)。初听,不解其意;细想,意在言外(万能语句过渡)。其实,世上最简单的事往往最难做到。(点题)

总结:如果材料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可以复述。然后,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较短的例子只用一段即可完成开头部分。

•较长的例子

【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来得及品出鲜鱼的肉香,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忍饥挨饿,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远处那片蔚蓝色的大海时,他浑身的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世。

生活中有类似故事里人事的现象吗?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示例】两个饥饿的人:一个选择了鱼,一个选择了鱼竿;一个饱餐一顿后再无食物,一个在去海边钓鱼的途中饥饿而死。不同的选择,相同的结果——两人一样“命归西天”。(用自己的话简短归纳,舍弃细节。)

这个故事让人不禁扼腕叹息,怎样改变,才能有一个不那么悲惨的结局呢?如果他们结伴而行,共同吃鱼,再一起捕鱼,也许就能一起活下去。(另起一段,对材料进行延伸,提出立意。)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其实很多:你有你的特长,我有我的优点;你干这件事能力强,我做那件事本领大。而各敲各的锣,最终精力分散,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生存需要结伴,成功更需要合作!(联系社会现象过渡,明确提出论点——成功需要合作。)

总结:如果材料篇幅较长,内容较多,要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对于寓意含蓄的文字则应当简要阐述。然后,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较长的材料可以用两段完成开头部分。

引用材料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得照抄材料原文(名人名言的原文除外),必须用自己的话归纳复述。常见技巧:主动句被动句互换、同义词替换、叙述顺序调整。

(2)材料引用所花字数不得超过全文的1/5,即最多不超过120字,否则有凑字数的嫌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