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户外运动:促进健康的基本方法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户外运动:促进健康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复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持续法用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机体始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运动强度,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户外运动:促进健康的基本方法

(一)重复法

所谓重复法,指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量,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对某种动作采用同一运动负荷和相同的间歇时间进行多次练习,以达到增加运动负荷和巩固技能的目的。

重复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1.重复法的分类

具体来说,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若想科学地运用重复法,应明确重复法的以下两个分类:

(1)按练习时间长短,重复训练方法可分为短时间(不足30秒)重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训练各种基本技术、高难技术的组合练习,以及有关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发展)、中时间(0.5~2分钟)重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整套技术动作的练习)和长时间(2~5分钟)重复训练方法。

(2)按训练间歇方式,重复法可以分为连续重复法和间歇法。重复次数不同,对身体的作用不同,对巩固机能的作用也不同。

2.重复法的应用

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实践中,重复法主要是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来实现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经过不断重复动作来强化运动的条件反射

重复法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负荷的有效价值范围(即最有锻炼价值负荷量下的心率)进行掌握是其中的关键,并据此来对重复的次数进行调节。

(2)运用重复法参与体育锻炼,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运动负荷,以促进良好锻炼效果的实现。

(3)运用重复法参与体育锻炼,既要保证每次重复练习的质量,又要克服单纯重复造成的枯燥感。

(二)间歇法

间歇法,指重复练习之间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休息后再进行练习的方法。体育锻炼中练习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锻炼的目的、锻炼的强度、运动员身体状况。练习数量、练习负荷、练习次数(组数)、休息方式和间歇时间是构成间歇法的五个基本要素。

运用间歇法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呼吸机能,提高机体精酵解能力和耐乳酸能力,还能在练习期间及中间间歇期间使大学生的心率保持在最佳范围之内,有助于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的心脏泵血功能。

1.间歇法的分类

(1)高强性间歇训练法。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和耐力性运动项群的素质、技术及技能主导类攻防训练。

(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通过强化运动员间歇来控制训练。

(3)发展性间歇训练法。常用于减少人数且比赛时间分解成阶段性的连续攻防训练。

2.间歇法的应用

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科学运用间歇法安排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超量负荷原理,通过提高每次练习的强度,增加练习次数、调整间歇时间。

(2)合理调整间歇时间,根据负荷的有效价值标准来对间歇的时间进行有效调节。一般来说,当运动负荷反应(心率)的指标比有效价值标准低时,要将间歇时间缩短;若比价值标准高时,要将间歇的时间延长。

(3)科学控制运动负荷。练习负荷与大学生所能承受负荷的能力相符合,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机体尚未恢复时就应开始下次练习。

(三)持续法

在体育锻炼期间,不安排明显的间歇,要求锻炼者持续参与锻炼的方法即为持续法。

持续法用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机体始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运动强度,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www.daowen.com)

1,持续法的分类

(1)短时间持续训练法

用于体能主导项目训练,技能主导项群的体能及技能训练。

(2)中时间持续训练法

主要包括变速持续训练和匀速持续训练两种形式,前者机体能量消耗大,后者机体能量消耗小。

(3)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侧重于耐力训练,常用锻炼形式有法特莱克训练、变速持续训练、匀速持续训练。

2,持续法的应用

一般来说,锻炼持续时间应依据锻炼负荷的有效价值的范围来进行确定。心率维持在140次/分钟,连续锻炼20~30分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大学生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

体育锻炼实践中,持续法通常要求大学生采取比较简单已掌握的动作形式,如游泳跑步健美操等。

(四)循环法

将体育锻炼的具体内容设计成若干个站,按照既定的顺序一站一站地进行练习的方法即为循环法。

简单来理解循环法,就是在体育锻炼中进行有顺序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练习,一般建议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初期使用。在体育锻炼实践中,循环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要求不高,各项锻炼内容的负荷比较适宜,整个锻炼过程简单、有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采用循环法开展体育锻炼,应按照全面性原则去搭配项目,使得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要注意各个体育项目或内容的科学搭配。

(五)变换法

变换法指有目的地变换练习负荷、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环境、条件等进行训练的方法。

变换法可以有效调节运动负荷,提高兴奋性,可有效缓解生理和心理疲劳,增强锻炼效果。

大学生体育锻炼实践表明,锻炼的动作组合、动作形式、运动量、环境条件等改变了,对机体的影响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具体的锻炼内容、形式、负荷等的变换来安排锻炼,以达到不同的锻炼目的。

(六)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锻炼身体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兴奋性,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实践表明,游戏法能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锻炼环境,使大学生在身心压力都较小的情况下实现锻炼身体、发展身心、释放激情的目的。

实践操作中,科学运用游戏法开展体育锻炼,应科学控制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量的大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同时,应注重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寓教于乐,使得大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知识、技能和智能。

(七)竞赛法

竞赛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的锻炼方法。

和游戏法相比,竞赛法是调动运动者训练和比赛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的条件下,可提高锻炼者锻炼的积极性,可以激发和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坚持锻炼的毅力。

此外,竞赛锻炼法还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意志品质,使其形成积极的、拼搏的、良好的生活态度。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运用竞赛锻炼法能树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竞赛法的具体实施,如竞赛内容、竞赛分组、竞赛形式、竞赛评判等,应根据大学生的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具体比赛规则等进行科学的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