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内相关的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两个方面:

(一)直接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或者不够重视有关。他们大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如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不能够及时认真分析其原因,使运动损伤事故不断发生等。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功能,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根据国内相关的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点:

(1)没有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如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还没有动员起来的情况下,就投入紧张而剧烈的体育运动。由于肌肉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较差,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因此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正式运动的内容结合得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的身体部位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因休息而消退的条件反射性联系尚未恢复。

(3)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身体已经出现疲劳,参与体育运动时,身体的功能运动水平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下降趋势,因此,参加剧烈运动就容易受伤。

(4)准备活动的强度安排不合理。开始做准备活动时,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功能活动的规律,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

(5)准备活动距离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准备活动对生理所产生的作用已经减弱或消失,则相当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没有做准备活动。

3.运动负荷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细微损伤的积累而导致劳损,这是在专项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在大、中学校的体育课或学校体育队的训练中,同样也存在着局部负担量过大的问题。

如果一节体育课的几项内容搭配不合理,对人体某一部位有较大的负担量时,或者在运动训练时急于求成,训练方法单一,都会引起局部负担量过大而造成运动损伤。

4.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运动的错误,违背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与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做前滚翻时,由于头部偏斜而引起颈部扭伤;排球运动中传接球时,因手形不正确而引起手指扭挫伤;在投掷铅球时,由于在上臂外展、屈肘的错误姿势下出手,则会引起肩臂肌肉拉伤,甚至会发生肱骨骨折等。

5.身体和心理状态不佳(www.daowen.com)

在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弱,反应不够灵敏,此时参与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则可能会发生运动损伤。

锻炼者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产生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犹豫等状态,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有些青少年缺乏锻炼经验和知识,好胜心强,好奇心大,盲目或冒失地参加体育运动,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6.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者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相互嬉闹、动作粗野、恶意犯规等,这些是在球类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7.组织方法不当

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及比赛的年龄分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如果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又缺乏标准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学生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纪律性较差;比赛日程安排不合理、比赛场地和时间随便更改;允许生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8.场地设备的不完善

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小石块,坑沿高出地面,踏跳板与地面不等高;器械维护不良或多年未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够牢固或者放置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低、大小或重量不符合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保护工具(如护踝、护腕、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9.不良气候的影响

气温过高容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则容易引起冻伤,或由于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导致肌肉韧带拉伤;潮湿高热会导致大量出汗,从而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可见度差,则影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导致运动时发生损伤。

(二)诱因

诱因即诱发的原因,它是在局部负担量过大、技术错误等直接原因的同时作用下,才可成为导致因素。

1.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

各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和动作特点,使身体各部位所承受的负担量不同,如果训练方法不合理,容易引起负担较大的部位受伤,如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和进攻、上篮、急停等,膝关节通常处于半蹲位发力或扭转活动状态,容易导致髌骨劳损;投掷时,肩关节发生急剧旋转,容易导致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等。

2.局部解剖生理特点

某些组织所处的特殊解剖位置在运动时可与周围组织发生积压或摩擦,如肩袖肌腱;局部组织较脆弱,抗拉或者抗折能力较弱,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损伤;有的关节在一定的屈曲角度时,稳定性下降,关节面间容易出现“不合槽”运动而引起捻错与摩擦,如膝关节半蹲位下发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