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试教育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应试教育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文通过5个维度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没有涉及到应试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由于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因而有必要讨论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是X 大学这样一所部属高校,其学生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仍然以初、高中阶段备考、重复记忆的应试技巧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了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应试教育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前文通过5个维度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没有涉及到应试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由于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因而有必要讨论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牛新春(2017)通过对X 大学2014级专业大一、大二学生的跟踪调研,发现学生在学习技能方面非常欠缺。大一、大二时都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技能上需要帮助。对专业课程具体认知策略的分析则进一步表明(表1 -3 -3),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复习时重复记忆重点”以及“复习时课堂内容与课本相结合”,而其余8项与平时学习及作业有关的具体认知策略使用频率相比之下显著降低,使用频率最低的则是两项用来整理消化的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具体认知策略相比,使用频率更低(表1 -3 -4)。也就是说,即使是X 大学这样一所部属高校,其学生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仍然以初、高中阶段备考、重复记忆的应试技巧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了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牛新春,2017)。

表1-3-3 2014级学生具体认知策略调查结果(按调查的大二学生专业课累积院系排名情况统计)(据牛新春,2017)

表1-3-4 2014级学生元认知策略调查结果(按调查的大二学生专业课累积院系排名情况统计)(据牛新春,2017)(www.daowen.com)

从表1 -3 -4中可以看出,排名优秀的头30%同学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上均高于排名中间与排名最末的学生,排名落后的同学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明显落后。这里的元认知策略,包括监视、调节、努力等,符合前文界定的自主学习特征,说明自主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效的。不过,即使是排名优秀的头30%学生,最为倚重的还是两项复习备考策略,一方面是多年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很大一部分局限于考试上,而且考试的内容多为记忆性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