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香港大学对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价

香港大学对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价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12年以来,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起共同实施了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支持的“三峡地区地质、资源、环境野外教学和研究”。每期港大学生回港后都撰写了对实习的评价和感想,一致称赞联合讨论和辩论的训练教学法别开生面,培养了他们透过地质现象探讨地球历史、矿产形成、环境变迁以及生命演化的科学素质和兴趣。

香港大学对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价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地球科学系自1994年成立至今,一直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称“地大(武汉)”]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科建设的后备人才,包括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成绩十分显著。这些青年才俊已经迅速成长为地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中组部“青年千人”入选者。郑建平、陈能松教授等地大教员多次来访港大,与港大孙敏、周美夫、赵国春等教授制订了长期合作研究的计划,来访的地大合作者给港大留下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工作勤奋、作风顽强”的深刻印象。

从1997年起,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选择武汉大冶矿山作为实习基地,与地大(武汉)一起,联合开展矿产资源相关的野外地质实习。这是香港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通过这个实习,他们在野外教学现场,掌握了矿产勘探、开采、提炼的科学知识。一些香港大学毕业生得益于这个联合教学,投身到矿产勘探开发领域,从事理论研究、野外地质、矿山规划等工作,还有人成立了自己的勘探公司。自2012年以来,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起共同实施了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支持的“三峡地区地质、资源、环境野外教学和研究”。每年6月份由30多名港大学生和15名左右地大(武汉)学生混合分组,在双方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联合野外教学和现场实习。野外教学以生为本,注重启发性和引导性,训练学生的野外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然后在地大秭归实习基地召开讨论会和辩论会,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提炼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项联合实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育部的好评。每期港大学生回港后都撰写了对实习的评价和感想,一致称赞联合讨论和辩论的训练教学法别开生面,培养了他们透过地质现象探讨地球历史、矿产形成、环境变迁以及生命演化的科学素质和兴趣。两校师生混合编组,使大家日夜相处,亲密无间,合作公关,训练了学生与不同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同学共事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双方学生的情谊,尤其是展现出了港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拳拳之心。

孙敏教授(www.daowen.com)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2017年2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