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立高校力度加大,促进高等教育分流

公立高校力度加大,促进高等教育分流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将高等教育纳入其议事日程,首先加大了在高等教育分流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公立高校的建设力度。其二,在经费上加大对公立高校的支持力度。此外,管理上的协调还包括建立一套质量的评估、监督和保障机制,以促进公立高校的办学效益等。由于政府的重视,二战以来,各国公立高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分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立高校力度加大,促进高等教育分流

公立高校是由国家或政府部门兴办和管理的高等教育机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结构和功能的渐趋多样化,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高等教育机构也由社会的“边缘机构”日益演变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于是,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将高等教育纳入其议事日程,首先加大了在高等教育分流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公立高校的建设力度。

各国加大力度建设公立高校,主要体现在政策上重视、经费上支持、管理上协调等诸方面。其一,各国无一例外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从政策上高度重视公立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法国将高等教育事务归入国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立高校的目标、入学人数、毕业生数等都有相关的政策规定;素以地方分权自治著称的美国,也越来越认识到联邦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职责,以196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为标志,开始并强化其公立高等教育政策。其二,在经费上加大对公立高校的支持力度。据统计,美国1964年以联邦政府资金为主的外来资金占整个高等教育科研经费的92%,总计高达12亿美元;1991年联邦政府投入高校科研的经费达到100亿美元左右,占高校科研总经费的56%[1]。英国传统的大学并非政府建立,但二战后,政府向大学拨款的比例连年上升,1953年政府拨给大学的经费已占大学全部经费的69.6%,到197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6.4%[2]。即便在70年代以后,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各国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仍保证了对公立高校经费上一定的增长率。诚然,为适应时代和时局的需要,各国虽不乏将公立高校推向市场、以竞争促发展的举措,但总的来说,正是国家或政府经费上的支持保证了公立高校的持久发展。其三,政府还通过管理上的协调来加强公立高校的建设。管理上的协调包括整体规划各类公立高校的格局、整体层次、科类结构,积极促成各公立高校之间的合作等。例如1960年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从全州范围通盘考虑,规划并协调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构筑了一个包含两年制社区学院系统、四年制州立学院系统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系统在内的高等教育体系。此外,管理上的协调还包括建立一套质量的评估、监督和保障机制,以促进公立高校的办学效益等。(www.daowen.com)

由于政府的重视,二战以来,各国公立高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分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美国公立高校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公立高校在校生人数有较快的增长,“目前美国公立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占整个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一般保持在75%左右”[3]。日本的公立高校主要包括两部分: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其中作为公立高校主体的国立大学承担着全国近2/3的研究生教育,地方政府主办的公立大学为分流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科技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法国所有的综合大学和一部分的“大学校”都是公立的,90%以上的在校生在公立高等学校就读,且公立高等学校代表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优质水平。德国的高等教育分流主要是由公立高校承担的,公立大学就读的学生占大学就读学生总数的99%以上,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就读的学生占在高等专科学校就读学生总数的93%。英国由地方教育当局设置并管理的多科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分流培养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印度所有的大学均是公立的,且承担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的分流任务。由此可见,各国的公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分流的核心主体,对容纳高等教育分流的对象、拓宽高等教育分流的服务面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