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习汽车电控技术整体设计效果

学习汽车电控技术整体设计效果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掌握现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知识,理解现代汽车的新结构、新技术,锻炼正确规范地检测电控发动机的故障的职业能力。电控发动机的前期课程为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电工电子与电气系统等,是后续课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使用性能检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装配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起着必要和重要的打基础作用。

学习汽车电控技术整体设计效果

1.课程管理信息

课程编码:A0100812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课程属类:必修课

课程学分:6学分

参考总课时:108学时

周课时:6节

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课程定位

1)课程背景分析

(1)课程性质。《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接触到的一门与汽车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主要基础,更是学生从事汽车维修职业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全面、详细、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同时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及工具,并能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2)课程的任务。通过《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掌握现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知识,理解现代汽车的新结构、新技术,锻炼正确规范地检测电控发动机的故障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培养能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电控发动机的前期课程为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电工电子与电气系统等,是后续课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使用性能检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装配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起着必要和重要的打基础作用。本门课程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和纽带。

2)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如表0-1所示。

表0-1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续表)

3.课程目标

1)课程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2)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3)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4)掌握进气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掌握电控系统基本信号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掌握汽车底盘各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www.daowen.com)

2)职业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基本工具,检测仪器和仪表。

(2)能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原件、装置进行检测。

(3)能对电控发动机进行常规保养。

(4)能对电控发动机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一定的职业规范的能力。

(2)培养安全操作规范能力,预知安全隐患的能力。

(3)培养再学习的能力。

(4)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

4.教学内容项目

教学内容项目如表0-2所示。

表0-2 教学项目内容

(续表)

5.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如表0-3所示。

表0-3 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续表)

(续表)

6.课程成绩考核方案

平时作业及学习态度占10%,平时测评占50%(每学期至少3~4次,考试模式可采取开卷考试、口试、操作合作考试,以项目测试为主),期末考试占50%(考试模式采取闭卷考试)。平时考评为50分,期末考评为50分,总计100分。考核要求如表0-4所示。

表0-4 考核要求

注: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项目计0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