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教育历程:百年巨变,赢得荣誉

天津教育历程:百年巨变,赢得荣誉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民初废庙兴学,南麻疙瘩村建起公立小学堂;宜兴埠建起县立农中;三河头等16村建起民立小学堂,直隶省教育厅曾为王秦庄热心教育的黄金荣挂“甄陶后进”匾。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向工农大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批达标。9个镇达到办学规范化标准,13所小学被评为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在全市名列前茅。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几十年来,全区教育系统获得十几项全国和市级荣誉称号,居农口区县之首。

天津教育历程:百年巨变,赢得荣誉

北辰素有尊师重教之风。明崇祯年间,北仓赵连璧即建有义学;清康熙年间,刘墉之父刘统勋曾为北仓赵氏东宅西席(家庭教师);道光年间,张伯苓之父张久庵亦在宜兴埠任教多年。后至民国,天穆大书房等几十处私塾仍发挥作用,教学质量以北仓、天穆、宜兴埠、双口、王秦庄等村为佳,有北仓人赵之符等33人先后成为举人、进士。清末民初废庙兴学,南麻疙瘩村建起公立小学堂;宜兴埠建起县立农中;三河头等16村建起民立小学堂,直隶省教育厅曾为王秦庄热心教育的黄金荣挂“甄陶后进”匾。当时办学形式有3种,即国立小学、私立小学和私塾。北仓村还有一所基督教会所办教会学校——九真女子学校。

解放前,全区没有一所中学,上学要走几十里路到市区就学。那时,各乡农民90%是文盲,入小学儿童也只占适龄儿童的25%左右,女孩子基本没有学上。由于战乱连年,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教师生活十分清苦。国立学校教师的工资只能养活一个人,绝大多数教师一边教书一边另谋生计;私立学校的收入来自学生的学费,一名学生一年交几斗高粱,教师生活朝不保夕。(www.daowen.com)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向工农大众。1954年,市政府投资在北仓建郊区第一所中学——47中。1960年柳滩村被评为全国业教先进单位。经几十年努力,全区已形成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批达标。到1998年,全区74所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18.17万平方米。特别是199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新建改建教学楼29所。目前,全区中小学校舍楼房率达到60%以上。从1988年开始,共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配备计算机700多台、语言教学设备38套,图书26万册,其它教学设备、仪器26万件(台),计算机、投影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普遍用于教学。全区中学实验室一类标准装备率达96%,小学达到38%。9个镇达到办学规范化标准,13所小学被评为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在全市名列前茅。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快速发展,新建了北辰广播电视大学、北辰职专和民族职专,全区托幼园所由1978年的27所发展到140多所,入园人数由不足千人增加到万人。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全区高考上线率由1980年的7.03%上升到1998年的54.1%,其中重点中学47中达到97.6%。高中会考成绩连续3年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几十年来,全区教育系统获得十几项全国和市级荣誉称号,居农口区县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