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固原丝路风物-须弥芥子,须弥山之秋智常禅师的感慨

固原丝路风物-须弥芥子,须弥山之秋智常禅师的感慨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须弥芥子的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能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须弥山之秋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坐落在固原市城北六盘山支脉山峰上的石窟最终以“须弥山”命名,是很有深意的。“须弥”原为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称为“曼陀罗”。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固原丝路风物-须弥芥子,须弥山之秋智常禅师的感慨

须弥芥子的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能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芥子纳须弥”的故事能帮助我们通俗地理解它的含义: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须弥山之秋(www.daowen.com)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坐落在固原市城北六盘山支脉山峰上的石窟最终以“须弥山”命名,是很有深意的。

“须弥”原为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称为“曼陀罗”。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

固原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成为中国古代长安至关外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有1 500多年,被誉为“宁夏敦煌”。

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宋代,这里又是怀德军的驻地平夏城(黄铎堡)的险要关隘。

寺口子石窟以“须弥”命名,正是说明了固原具有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同时也彰显了固原人鲜明的文化自信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