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固原:互联网时代的园林奇迹

固原:互联网时代的园林奇迹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在十年九旱的固原,国家级贫困山区,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2017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示,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综合遥感测评、第三方调查、专家实地考察和综合评议结果。经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等35个城市为国家园林城市。”固原现在是一座美丽的国家级园林城市,“城在山中、绿色绕城”。单位、小区环境园林化。

固原:互联网时代的园林奇迹

固原市清河公园

曾有一段时间,固原山区童山枯岭,草木稀少。如今,在十年九旱的固原,国家级贫困山区,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何谓“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丽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何谓“国家园林城市”?园林城市是国家最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标志着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是国家住建部根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来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

固原是怎样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请听我详细介绍。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地处银川兰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三角中心地带,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宁夏副中心城市,也是宁夏及周边省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市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9.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5.04万人,建成区面积34.99平方公里。

为了在欠发达地区建成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固原人民遵循“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体”的总体思路,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把改善外围环境与提升核心景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山、水、路、园、院等载体,综合运用绿环、绿轴、绿廊、绿线等造景手法,采取规划建绿、拆违还绿、露墙透绿等措施进行了长期建设。截至2016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68%、34.09%和23.64平方米。“2017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示,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综合遥感测评、第三方调查、专家实地考察和综合评议结果。经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等35个城市为国家园林城市。”

固原现在是一座美丽的国家级园林城市,“城在山中、绿色绕城”。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固原对市区进行科学规划,并实施强力管理。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指标体系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融合“天高云淡六盘山”旅游品牌,突出“丝路古城”特色,修编《固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固原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固原市湿地保护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规,编制特色风貌、古城墙遗址公园和道路、给排水、供热、天然气等专项规划以及空间规划,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坐标系”,发布了《中共固原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治理空气环境。改善城区生态面貌,拆除落后工业建筑。实施市区集中供热并网扩容,拆除自建燃煤锅炉185台;积极推进火电厂、水泥等重点行业废气污染治理,完成了六盘山热电厂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和除尘改造、六盘山水泥有限公司脱硝和低氮燃烧改造工程,并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实现了企业与环保部门联网;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提高道路机械化洗扫率和洒水降尘作业;全市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15 050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推行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2016年底,市区新建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建筑领域总计为大气污染防治实现节能3.9万吨标准煤,节地439亩,二氧化碳(CO2)减排量为9.63万吨,二氧化硫(SO2)减排量为0.078万吨,粉尘减排量为0.039万吨。

治理水环境。加快推进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山区群众用水困难问题,确保饮用水安全;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建设,减少废水排放,大力提倡再生水利用;加强主要河流水质监测,投入资金3.5亿元,实施清水河固原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河道清淤、景观建设等;建成了饮马河公园,增强水系景观和防洪安全。

恢复湿地环境。实施清水河、饮马河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大湿地恢复与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市区建成区现有湿地总面积达17.95公顷,占建成区总面积的0.5%。

分类增加绿色,营造优雅环境。

市区外,建设保护城市的绿色屏障。义务植树,持续对长城梁、古雁岭、黄峁山、九龙山、东岳山等城市周边“五山”山体进行绿化及修复工作,形成了“城在山中、绿色绕城”的生态园林格局。相继对环城路、过境国省道路实施绿色长廊建设,夯实了城市周边生态保护屏障。(www.daowen.com)

在市区,“300米见绿、500米成园”。先后建成了古雁岭森林公园、城市生态公园、人民公园、九龙公园、东岳山公园和博物馆广场、人民广场、市政广场,扩建了西湖公园、鸿雁广场、丝路广场、博学苑广场、古城墙遗址公园,形成了一批主题鲜明、独具特色,设施健全、功能完善的公园绿地。目前市区共有公园绿地28处,公园绿地面积达592.04公顷,经卫星遥感测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6%。

街道景观绿化“一街一景”。采用混交林丛植、对植等手法,实行大图案、大色块、流线型种植,新建道路两侧统一按照5米间距配置行道树,改(扩)建道路开展行道树缺株补植,行道树选择国槐、白蜡、金叶复叶槭、河北杨、旱柳等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的树种,营造浓荫蔽日的道路绿化效果;上海路、九龙路等景观大道两侧设置20—50米宽的景观绿带,按照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的功能要求,一体化设计施工,乔、灌、花、草结合,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道路景观特色和纵横交错、覆盖全市区的防护绿地体系。目前城市道路绿地面积48.32公顷,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和林荫路推广率已经分别达到95.1%、89.8%和76.36%。

单位、小区环境园林化。全面开展园林式单位(小区)评选活动和单位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达标活动,对新建单位和居住小区,实行绿化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老旧小区和城市街路节点、街角进行绿化改造,提升绿化档次,增加绿化面积。

时令花卉扮靓城市。建设苗圃,坚持专业育苗和群众办圃相结合,现在市区共有苗圃基地12处104.33公顷,为城市绿化提供优质绿苗和花卉,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的时候,可提供数十万盆花草,为城市增色添景。

保护古树名木,增加自然厚重。市区内有古树145株,后备资源109棵。固原市对树龄达到或超过50年的老树,都已经进行普查、建档和保护。

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逐年加大政府资金投入,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市本级财政用于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分别为741.78万元、4 032.58万元和7 443.3万元。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占上一年度新建、改建及扩建园林绿地总投入的10%以上,2015年为62.7%,2016年为9.4%,近3年园林绿化建设资金保障到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逐年增长,为创园增强资金保障。

固原不仅环境优美了,而且整体生活也有了极大改善。

贫困人家的住房有保障。棚户区改造,2014年以来,共完成棚户区改造拆迁3万余户240余万平方米,建成安置住房11 695套,安置拆迁群众10 327户;兑付拆迁补偿资金70多亿元,受益群众近10万人。保障性住房。2014年以来,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1 248套,建立了货币保障和住房实物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2016年底,市区申请登记保障户11 315户39 603人,其中货币保障2 442户,实物配租8 873户,住房保障率达100%。

社会保险基金。目前全市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3万人、6.57万人、8.45万人、6.25万人、6.0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8.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48万人。

完善社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活动休闲看病有去处。社区基本享有独立的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老年活动室、便民诊所

完善生活设施。目前,固原市区供热、供排水、天然气等各种管网及电缆沟大约398公里,这些看不见的管网,保障着市民的正常生产,保障着人民的幸福生活。

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62座、停车场20处,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果蔬批发市场4个,扩建1个,城市功能有明显提升。

眼前的固原,虽然实现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需要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