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本原理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本原理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平行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都是相同的,并且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取相同的交会方式。在整个区段里,T周最大的区间也就是通过能力最小的区间,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区间通过能力。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对运行图周期的大小起主要作用。因此,必须对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分别计算其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本原理

在平行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都是相同的,并且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取相同的交会方式。从这种运行图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称为运行图周期T。图2-1给出了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周期。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周期所包含的上下行列车数可能是不同的。若一个运行图周期内所包含的列车对数或列数用n表示,则放行一列或一对列车平均占用该区间时间应为

图2-1 不同类型运行图周期示意图

因而,对于一定类型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n,应用直接计算法可按式(2-2)~(2-4)计算:

当不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有效度系数时

当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而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

当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www.daowen.com)

式中 T——固定作业时间是指为进行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改造施工、电力牵引区段接触网检修等作业,须预留的固定占用区间时间,以及必要的列车慢行和其他附加时分,但双线区段施工期间组织反向行车时,应扣除利用非施工方向放行列车所节省的时间;

d有效——有效度系数是指扣除设备故障和列车运行偏离、调度调整等因素所产生的技术损失后,区间时间可供有效利用的系数,一般可取0.88~0.91。

运行图周期系由列车(一个或几个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 ∑t、起停车附加时分 ∑t起停以及车站间隔时间 ∑τ所组成,即

一般情况下列车在各区间的运行时分不相同,各车站的间隔时间也可能不同,所以每一区间的T常常是不等的。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通过能力大小与T成反比,T越大,通过能力越小。在整个区段里,T最大的区间也就是通过能力最小的区间,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区间通过能力。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对运行图周期的大小起主要作用。在运行图周期里 ∑t最大的区间,称为困难区间。大多数情况下,困难区间往往就是限制区间,但有的区间虽然本身不是困难区间,由于车站间隔时间数值较大,而成了限制区间。

如前所述,在不同类型的运行图里,T的组成及n的数值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对不同类型的运行图分别计算其通过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