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提高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提高成功率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业风险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在新创企业中,有80%的企业生命周期不超过3年,最主要就是受财务风险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提高成功率

风险是与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创业风险的理解,一般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强调结果的不确定性;另一个角度则强调损失的可能性。前者属于广义上的风险,说明未来利润多寡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获利、损失或无损失也无获利。创业风险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新创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和实力的有限性,导致创业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

蕴藏着大量机会的创业领域普遍充满风险,创业者应该把注意力、技能和资源都集中在这些领域。创业者在面对创业机会的同时,也要正确面对创业风险,敢于成功挑战风险,才能赢得一片市场。这不仅需要合适的过程和高度的思考能力,还需要行为准则,能够让创业者在蕴藏着风险与契机的环境中找到风险与其中的机遇,这就是风险识别的根本目的。

(一)创业风险的构成与分类

创业风险识别是指企业依据创业活动的迹象,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前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进行的辨认和鉴别,是系统地、连续地发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过程。

1.按创业风险产生的内容划分

按创业风险产生的内容不同,创业风险可以划分为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环境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在创业的市场实现环节,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其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量的不确定性、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能力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战略的不确定性。

(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和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创业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创业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创业者的素质、决策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机会风险和营销管理风险。

(4)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因资金不能适时供应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在新创企业中,有80%的企业生命周期不超过3年,最主要就是受财务风险的影响。

(5)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经济环境风险、政治法律风险、社会文化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人口环境风险。

2.按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划分

按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创业风险可以划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

(1)主观创业风险。主观创业风险是指在创业阶段,由于创业者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

(2)客观创业风险。客观创业风险是指在创业阶段,由于客观因素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如市场的变动、政策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出现及创业资金的缺乏等。

(二)创业风险识别过程

创业风险识别过程是指创业者依据企业活动,对新创企业面对的现实及潜在风险,运用各种方法加以判断、归类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识别创业风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按特定的程序和步骤,采取适当的方法逐层次地分析各现象,并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估。创业风险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必然风险、潜伏风险和想象风险。必然风险,即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的风险。潜伏风险,这种风险的发生取决于一定的诱发因素,也就是说这种风险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想象风险,即人们的猜想和想象,是心理反应的产物,其实不会发生,这种风险就是假风险。

1.确定导致创业目标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

这里强调的是导致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因此,必须要发现或推测的因素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所有要素是确定的,不能称之为风险。在此基础上,要确定要素的不确定性本身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是事实上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凭空想象和捏造的。(www.daowen.com)

2.建立创业风险因素清单

建立创业风险因素清单是识别创业风险的基础工作和前提条件。创业风险因素清单可以在创业风险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来。清单中应明确列出客观存在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应该包括各种影响创业研究、制订、实施、控制及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的经验进行判断。建立清单可以通过商业清单或一系列的调查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而制订。

3.确定重要的风险事件并对其可能的结果进行测算

根据清单中的各种重要风险来源,分析和推测各种可能性,结合创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测算对创业影响的程度、创业成本耗费和最终企业的各种绩效指标的变化。

4.进行创业风险因素分类

对创业风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更加深入地理解创业风险的性质、特征和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更好的管理对策。对创业风险进行分类,必须结合创业风险要素的性质和可能性结果及彼此之间的关联程度,这样有利于更加确切地理解风险、预测结果。

5.进行风险排序

风险识别的结论是对其进行归类,即根据风险分类和各种可能的影响结果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排序,分别列入不同的风险级别。每个风险级别都有自己的风险特征,包括不同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

三、新创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有效防范风险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减少可避免的风险、实行损失管理计划、分散风险和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方式。

1.减少可避免的风险

当新创企业发现从事某一项活动会涉及过高的风险时,可决定减少或放弃这项活动,以便减少甚至完全避免风险。避免风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另一种是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但是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很有限。

2.实行损失管理计划

损失管理计划分为防损计划和减损计划。防损计划旨在减少损失的发生频率或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建造防火建筑物、质量管理、驾驶技术考核、颁布安全条例、提供劳动保护用品、检查通风设备及产品改进等均是减少损失频率的措施。

3.分散风险

人们日常所说的“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讲的就是分散风险的道理。分散风险是指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个数来减少风险损失的波动。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预防风险所需预备的资金。

4.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方式

在风险管理中,较为普遍使用的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方式是合同、租赁和转移责任条款。例如,一家公司在与某建筑承包商签订新建厂房的合同中规定,建筑承包商对完工前厂房的任何损失负赔偿责任。又如,计算机租赁合同中规定租赁公司对计算机的维修、保养及损坏负责。再如,出版商在出版合同中加入转移责任条款,规定作者对剽窃行为负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