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宿迁地新四军小战士故事集:年少选择革命抗日

宿迁地新四军小战士故事集:年少选择革命抗日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路广我1943年参加革命,至今已60余年,当时年龄15岁。当时“选择革命”,就是选择抗日。在我参加革命前两个月,小刀会攻打东坎。革命就成了我的唯一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但要投奔革命,采取行动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是我要从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跑出来,寻找革命是很危险的,弄不好要丢脑袋。投奔革命,义无反顾,一干就是46年。

宿迁地新四军小战士故事集:年少选择革命抗日

路 广

我1943年参加革命,至今已60余年,当时年龄15岁。

1943年春季,日军汇集两个师团,还有一个混成旅部分,再加上徐继泰的伪军,两万多人对盐阜地区进行军事大“扫荡”,抓新四军共产党员和抗日民众。“扫荡”的范围北从废黄河堆,南至射阳河,进行梳篦式的“扫荡”。日寇发誓要把抗日军民赶下海喂鱼,气焰十分嚣张。

我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参加革命的。当时“选择革命”,就是选择抗日。

那时的家乡同时有三股政治势力存在。一股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抗日军民。另一股是国民党军,但鱼龙混杂,有抗日的,也有投降主义的。还有一股势力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加上伪军。伪军也叫和平军,实际是汉奸,日本人的帮凶。

当时还是15岁娃娃的我,为什么要选择革命呢?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家乡滨海东坎也遭到很大破坏,我有亲身感受,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我是从外祖父给我讲的故事中开始知道共产党的,是在堂屋的草地铺上。他是滨海五汛的一个农民,但他跑过码头见过世面,在上海亲眼看到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背叛北伐革命进行“四一二”大屠杀。共产党的青年男女被国民党绑赴刑场,围观老百姓满含眼泪,非常难过,非常义愤。嘴里念叨,要是有人劫法场该多好!

⊙1940年6月,黄克诚率八路军南下部队挺进苏北,8月上旬到达宿迁地区。

1940年10月初,我见到了八路军,那是黄克诚的部队。当时老百姓看到徐继泰顽军有撤退的动向。两天后,八路军来了,徐继泰顽军纷纷逃跑。我那年12岁,躲在一家酱园店,从门缝里望见顽军逃跑的狼狈相,追进来的人威武雄壮,左膀衣袖上都印有“八路”两个字,印象很深刻。他们对老百姓十分和气亲热,真正是鱼水情深。他们主动与老百姓交谈,教孩子们唱歌,记得当时教唱《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非常激昂。“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孩子们很快学会,跟着唱起来,真是鼓舞人心,激发人的斗志。他们还教孩子们识字,请教员办学校。我有个伯伯,就是原来教私塾的,后来教穷苦孩子上学识字。这一切都使我很受感动,就觉得共产党可亲可敬,就积极主动向他们靠拢。(www.daowen.com)

日本鬼子最初的接触是在东坎街上。1939年,日本鬼子第一次轰炸东坎,我们一家人听到敌机声都躲到后街的棚户区亲戚家去。当时炸弹正好投在我们家(那时的飞机和现在不同,飞得很低。呜!俯冲下来,轰!轰!轰!投下炸弹,呜!又飞走了)。我们赶回家一看,南山墙炸塌了,墙外炸了一个大坑。我的一个姓喻的邻居被炸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一条腿被炸得钉在我家南山头上。这一次东坎被炸死13个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血腥事件。

第二次就是小刀会攻打东坎日寇。小刀会本质是抗日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群众组织。说什么吃了符,烧了香就刀枪不入,我们共产党是鼓励抗日的,但不认可迷信。在我参加革命前两个月,小刀会攻打东坎。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只听得鬼子的机关枪声和喊杀声不绝于耳,混成一片,整整大半夜。由于武器悬殊太大,小刀会伤亡巨大,尸横遍野,日本兵还残忍的在每个尸体上一刀一刀的划一遍,叫破相,并把尸体衣服剥光堆垛暴尸几天之后抛在前河边,真是惨不忍睹!

另外,就是日寇抓劳工做苦役。我的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也被抓去修碉堡,劳累挨饿遭打骂,回来只剩一口气。解放初就去世了。还有我两个哥哥,一个是共产党刚开辟时的建政初期干部;还有一个闲在家里没事干,经不起汉奸的诱惑去推行伪化,只一个星期就被我们这边捕杀了。想起来两头恨。一恨日本鬼子推行伪化,想吞灭中国。二恨我这个哥哥不争气。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为什么其他青年都能走正道,他却受诱惑呢!

由于自己亲身感受了,所以,对共产党是爱,对国民党是疏,对日本鬼子及汉奸是恨。这是我当时形成的政治倾向,也是我的人生观。革命就成了我的唯一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但要投奔革命,采取行动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是我要从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跑出来,寻找革命是很危险的,弄不好要丢脑袋。二是我家在日本鬼子控制之下,看到你家一个儿子走了,又一个又出去了,若被发现要遭灭门之灾。所以家里也提心吊胆,承受很大压力。但人一旦下了决心之后就什么都不怕,刀山火海也敢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投奔革命,义无反顾,一干就是46年。离休后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余热十多年。

回顾过去,整个过程是经过生死的考验、艰难困苦的考验,也有挫折和失败的考验。但人在有了志向之后,就有了崇高的信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跟共产党走的决心。那就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再艰难困苦也能战胜。失败挫折不灰心,一直走到底。

(选自《老兵话当年》第六辑,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