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冤案-第二案:屈原案揭开谋杀真相

中国历史冤案-第二案:屈原案揭开谋杀真相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官方以此断定,这是屈原的自杀遗书。答案只有一个,掩盖谋杀屈原的真相。因此远在汨罗的屈原在得知消息后异常兴奋,并积极做好返回都城的准备,政治上出头为时不远了。

中国历史冤案-第二案:屈原案揭开谋杀真相

端午节了,在这一天,南方人大都有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过去人们是以这种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屈原的死。

谁都知道,公元前278年,屈原是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怀着满腹经纶,在无比的忧愤的心情中投江自尽。

事实果真如此吗?现在看来,至少有下列三点不可信:

1、屈原投江自尽,是在楚怀王病逝,楚襄王即位的时候。中国封建社会(从春秋时期就有了)都有新君王即位,总要大赦天下,以体现皇(王)恩浩荡。屈原作为一个政治犯,应该耐心等待楚襄王的特赦才是,仓促自尽与情与理都说不通。

2、历史是:屈原在得知楚怀王病势,楚襄王即位,内心无比兴奋,已经做好返回都城的各种准备,正待起程,怎么突然间,就投河自尽了呢?此情形值得怀疑。

3、屈原的自尽是官方公布的,官方公布了屈原早有自尽的念头。因为屈原作过一首《沉砂》的诗,诗中有:“我将向江中奋力一跃,去怀抱细软的流沙。”官方以此断定,这是屈原的自杀遗书。然而,今天的楚学专家们经过细心研究,认为这首《沉砂》诗,在表现手法等方面不符合屈原的一贯风格,应属于伪造。

那么伪造屈原的遗书,是为了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掩盖谋杀屈原的真相。

是谁要谋杀屈原呢?他的政敌:靳尚大夫、令伊、子男?屈原作为被流放的人,已经是被彻底打倒,应该说政治上已永无翻身的可能,他的政敌们还有杀他的必要吗?

如果单从政治上去寻找谋杀屈原的原因,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从屈原的私生活方面去找答案:(www.daowen.com)

楚怀王有个宠妃——郑袖,可能是楚怀王身边不缺女人,或者说楚怀王年老不中用了,难耐寂寞的郑袖早就瞄上了才华横溢的屈原,而屈原也是极富情感的人,他一生中作了许多情诗,如《云中君》、《少司命》、《湘夫人》、《山鬼》等,除了《山鬼》是描写农家女外,其余的都是描写达官贵人家的夫人、公主,最典型的当属《湘夫人》。屈原在这首诗中写了湘夫人有倾国倾城的美貌,有显赫的地位,还写了与湘夫人的幽会等等。其实屈原与郑袖的爱恋之情要追溯到很久前,也许是楚怀王拆散了这对鸳鸯,就如唐皇李隆基与儿媳妇杨玉环一样,硬是拆散了儿子与杨玉环这对鸳鸯。楚怀王清楚郑袖与屈原之间以前的关系的,但作为贵妃,继续与屈原保持那种关系则是不能容忍的,因此,郑袖只能和屈原秘密幽会,就如《湘夫人》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但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让楚怀王发现了,楚怀王是从《湘夫人》这首诗中发现的。试想,在楚国谁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谁有显赫的地位,除了郑袖还能有谁?

应该说楚怀王在处理郑袖与屈原的关系上,包括对屈原问题的处理上把握的还是不错的。原因有二:

一、战国时期,楚国到了楚怀王时,已不能傲视群雄,想当初,楚国在战国七雄中是国力最强,版图最大的国家。而小小的秦国只是通过商鞅李斯等人的政治变革,才使秦国逐渐强大,到了楚怀王时,秦国已大有吞并其他六国之势。楚怀王非常清楚当时的国际形势,感到不联合齐国难以自保命运。楚国朝中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方有识之士,积极推动楚怀王对内实行变革,对外实行楚齐联盟,以抗衡秦国。但以靳尚、子男等人私下收受了秦国说客张仪的大量贿赂,极力反对屈原的主张。如果屈原真的作为两派势力斗争的失败者,其结果绝不是一般的流放。政治斗争的残酷,其结果就如秦国的商鞅/五马分尸。那是什么导致屈原的流放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郑袖与屈原的私通。楚怀王知道屈原在楚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若杀屈原必然引起国内动荡,加深自己的危机,使秦国有机可乘,这是楚怀王决不愿意看到的,怎么办?流放,把屈原流放到远远的汨罗,割断屈原与郑袖的联系,淡化他们之间的恋情。

二、郑袖对屈原的恋情一时不会忘,而楚怀王又深爱郑袖,枕旁风的作用也不能说没有,杀屈原会伤郑袖的心,因此,楚怀王作出不杀屈原的决定。

应该说,是屈原与郑袖的私情,断送了楚国的政治变革,否则,以后统一六国的不一定就是秦国。

为什么在楚怀王病势后,屈原却遭到谋杀呢?这还得从楚襄王说起,楚襄王即位时年岁尚小,而他实际上是屈原与郑袖的儿子,这一点屈原的政敌们可能清楚,屈原也清楚。因此远在汨罗的屈原在得知消息后异常兴奋,并积极做好返回都城的准备,政治上出头为时不远了。由于楚襄王年幼,又刚即位,朝中大权仍被靳尚等人把持,商鞅的命运他们不会不清楚,于是密谋了杀害屈原的办法。

农历5月初5,汨罗江上,屈原已乘船回返都城,就在这时,后面有艘船疾驶而来,可能不止一艘,屈原看到来者不善,忙命船夫奋力向前,而后面的船疯狂追赶,江面上演绎了一场性命忧关的龙舟大赛。终于杀手的船追上了屈原的船,他们把屈原捆绑起来,装进蒲包丢入河里,就这样,一代伟人离开了人世,之后官方炮制了屈原自杀的假象。

江上发生的一切,并非无人知晓,知晓的人也清楚杀害屈原的人是谁,怎奈靳尚等人大权在握,谁敢说出真相。私下里人们在5月初5这天,为纪念屈原,给这天起名“端忤节”,端忤即端正谬误的意思,演化到现在,才变成“端午节”。在江河上表现龙舟赛,向世人暗示,屈原曾经在船上遭追杀。家家户户包粽子投到江里(过去粽子不是给人吃的)让屈原享用,粽子用绳子捆扎,表示,屈原白白的身躯,被人捆绑扎入蒲包丢到江里的,人们想以次来说明,屈原不是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