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驱动系统建设:创新性建议推动专业发展

驱动系统建设:创新性建议推动专业发展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驱动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比较欠缺的方面,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特别重视,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接着按照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院系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每一位教师担任若干名学生的“专业导师”。专业研究做好了,就会产生真正、内在、持续的专业建设推动力。

驱动系统建设:创新性建议推动专业发展

驱动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比较欠缺的方面,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特别重视,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

(一)建设专业指导的体系

专业指导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但是我国教育界普遍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学生上大学前没有获得专业发展的基本素质,上大学后又面对普遍存在的生师比较高、教学投入较少、对学生需求不重视等状况,也得不到专业发展方面的指导。这也是造成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生混日子”问题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全面、可行的大学生专业发展指导体系。

1.指导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发展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入门指导

除了教师的日常教学之外,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对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

(2)生涯规划指导

从入学开始,通过《大学修身》《师范生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以及讲座等形式讲授生涯规划知识,举办相关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不断修改,指导自己的行动。

(3)理论学习指导

通过课堂、讲座、座谈、项目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课外阅读、交流研讨,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

(4)实践学习指导

通过课堂、学术、座谈、项目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科技创新、实习见习、组织服务等实践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

(5)毕业指导

从三年级开始,重点是四年级,通过讲座、座谈、观摩、项目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有关考研就业的学习活动,为毕业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2.指导形式

(1)入学教育

在刚入学时,组织专门的入学教育活动,以讲座、观摩、示范等形式,集中介绍本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专业发展的制度,使学生对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形式和管理有初步了解,尽快适应专业学习。

(2)专门指导

入学一段时间后,公布全体教师的专业情况(所学专业、所教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指导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要求)。接着按照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院系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每一位教师担任若干名学生的“专业导师”。然后师生商议之后,制定专业发展指导计划,进行有计划的、专门的、定期的指导。第四学期,学生可以进行重新选择专业导师,形成新的专业发展指导团队。

通过专门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发展规划、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就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及时的指导。所以这应该成为专业指导的主要形式。(3)班级指导

由辅导员负责,班干部协助,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大学修身》课程、集体活动和个别辅导进行日常的专业指导。(4)课堂教学

在《师范生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等课程中进行专门的专业发展规划指导。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特别是学科原理类核心课程(如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学原理、科学技术创新概论等课程)也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发展的指导。

(5)课外活动

学校院系通过组织各类课外活动进行指导,如专门的学业规划竞赛、优秀毕业生讲座、考研讲座、就业讲座,也可以把专业发展指导融入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其他课外活动中。

3.指导者

(1)专业导师

这是专业发展指导的主要力量,实行“大学生专业发展导师制”,作为专业发展指导体系的核心;通过双向选择,每个学生都配备导师,全体教师都担任导师;主要采取个别辅导和项目指导的形式,对学生各方面的专业发展进行具体的指导。

(2)专业领导

本专业的管理人员,包括院长(主任)、书记、副院长(副主任)、副书记和办公室主任、分团委书记、教学秘书,要研究、制定专业发展指导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制度;并根据职责分工,通过讲座、座谈、项目指导等新式,对学生进行直接的专项指导。

(3)辅导员

辅导员通过日常管理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和评价。

(4)学长

经常邀请优秀毕业生、高年级学生,通过讲座、座谈、项目指导等形式,指导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发展。(www.daowen.com)

(5)专家

邀请院系外的相关方面专家,通过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

4.指导文件

要精心编写《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学生手册》,除了校情、系情、专业、纪律、规则、学习方法之外,还包括以下四项专门文件,在入学时发给每个学生,教师和学生都要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活动。

(1)管理办法

大学生专业发展指导的管理办法,包括基本的制度和每学年的实施办法,内容包括指导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场所、经费,教师和学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奖励和处罚等。

(2)培养方案

让每个学生深入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学生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

(3)发展标准

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专门的专业发展标准,这也是学生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专门编制了《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发展标准》(详见下一节)。

(4)评价办法

制定大学生专业发展评价办法,促使大学生自觉发展自己。(详见下文中的“学生评价”)

(二)开展深入的专业研究

所有高校都重视科学研究,但是绝大多数不重视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所以有人说:大学教师总是研究别人的工作,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但是不研究自己的工作,结果连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也有人说:大学教师对于大学之外的事情是专家水平,对于大学之内的事情是工人水平。这是导致专业建设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进行这项研究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数量太少了、水平太低了。所以要搞好专业建设,就必须研究专业建设。专业研究做好了,就会产生真正、内在、持续的专业建设推动力。

1.整体研究

就是对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如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特色、教学活动的结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专业指导体系建设等等进行研究。这是专业负责人必须做的事情,其他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把握专业建设的正确方向。

2.单项研究

就是对专业建设的具体问题,如某一门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某一项课外活动的开展、某一项技能的训练、学生专业发展的指导等等进行研究。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所以全体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三)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师和学生行为的直接动力之一。合理的评价会产生积极影响,不合理的评价会产生消极影响。

1.学生评价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生“混日子”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评价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目前的教学活动本身就存在偏失,但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价的偏失更加严重。例如,评价标准往往重课内学习轻课外学习、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学习、重常规学习轻创新学习、重集体学习轻个体学习等等,评价活动中重复和缺少、拔高和忽略的现象常常并存。而且社会、教师、学校、家长、学生自己的评价标准往往不一致,没有全面、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活动。这使得大学生常常产生“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好”的感觉。所以,现在非常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可行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综合评价。就是在《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发展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一个专业发展量化评价体系,全面、具体、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和度量方法,每学年对学生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精确的评价,奖励优秀学生,警告落后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一个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

二是单项评价。就是对所有学习活动都要给予及时、合理的评价,以促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行为;对于重要的、以往忽视的、现在急需的项目还要进行重点评价,如课程学习、教育实习、科技创新、生涯发展等等,给予专门的表彰;对于重要而复杂的项目,要进行研究之后制定专项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的合理、有效。

2.教师评价

我国高校还普遍存在着教师的教育素质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评价标准存在重大缺陷— —重科研轻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所有学校都很重视教学,实际上晋升职称、晋升职务和大多数评奖评模,主要看科研成果,很少看教学效果。可以说,大学教师只要有科研成果,利益均沾,即使教学很差;如果没有科研成果,利益靠边,即使教学很好。

这种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投入、不研究、不改进教学,不指导学生,只热心投入科学研究;导致专业负责人不投入、不研究、不改进专业建设,不关心学生发展,只热心投入学科建设,甚至不知专业建设为何物。人们常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是在“教授不上课”成为常态的今天,即使有大师,学生们恐怕也只有望一望他背影的机会,实际上从他身上学不到多少东西。这是教师评价存在的根本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专业建设就缺少了最重要的动力。

教师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如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常规教学轻创新教学、重集中教学轻个别教学等等,从而导致了教学方向的偏差。

所以教师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教学第一、科研第二”的基本原则,把资源投入教学,把利益倾向教学;因为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次要任务才是科学研究。其次是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精确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各种教学工作做出合理的评价;尤其是要重视实践教学、课外教学、创新教学、个别教学的评价,推动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认为“重科研轻教学”的主要原因是科研评价容易量化,教学评价很难量化。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说法。教学是比科研更表面化的行为,显然更容易评价。而且科学发展到今天,有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如复杂性理论、模糊数学…… )那么多,更复杂的评价问题都解决了,教学评价怎么没有办法?!问题的根本恐怕是很多教育管理者自私贪婪的个性品质、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念、虚伪浮华的政绩追求。所以,只要解决了教育管理的问题,教师评价的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不能一味抱怨评价的不公,而应该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因为评价的扭曲而放弃自己的基本责任。

上述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建设方案是比较全面、完整的。因为各个专业的建设方案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在后面设计其他专业的建设方案时,就不再进行这样全面的描述,而是选择特殊之处进行深入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