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乌江边项羽自刎,最后的谜团

乌江边项羽自刎,最后的谜团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城溃围之后的项羽带着剩下的二十六骑从继续往南逃跑,一直跑到了乌江边上才停了下来。战斗的最后,项羽在乌江边上自刎,直到项羽死后,汉军的将士们才敢接近他的尸体。随后,几十个汉军将士在争夺项羽尸体的时候相互践踏致死。只剩下最后一个谜团:经历了重重的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乌江边上,眼看就能逃脱了,为什么项羽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放弃?

乌江边项羽自刎,最后的谜团

东城溃围之后的项羽带着剩下的二十六骑从继续往南逃跑,一直跑到了乌江边上才停了下来。此时江边没有一艘渡船,只有滔滔的江水不停地在流淌,而灌婴骑兵很快又要追上来了。就在项羽彷徨无计的时候,远处的一个老者划船过来,他把船停在江边告诉项羽,他是乌江亭的亭长,现在整条江上只有他这一艘船,他请项羽赶紧上船过江,只要过了江,汉军就追不上来了。江东虽然小,但也有几千里地,几十万人口,他仍然可以在那里称王。

出乎意料的是,经历了重重艰难困苦终于突围在望的项羽却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他仰天大笑:“我的失败是天意,为何还要渡江?想当年,我和八千江东子弟一起过江作战,现在却只有我一个人回去,即使江东父老怜悯我还让我称王,我哪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即便别人嘴上不说,难道我心里就不惭愧吗?”

然后,他对亭长说:“你是个长者,我胯下这匹乌骓马已经陪伴我征战了多年,是一匹难得的千里良驹,我不忍心杀了它,就把它送给你,请你载它过江去吧。”亭长拗不过项羽,眼看着汉军已经越追越近,只好牵着乌骓马上船渡江。

看着自己的爱马可以逃过一劫,项羽再无牵挂,于是他命令剩下的二十六个骑从也下马步行,他们丢弃了手中的长枪、画戟,各持短兵器上阵,以步兵姿态对战灌婴的骑兵。

这分明是取死之道啊!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不难想象了。虽然我很少直接引用史书所写,且接下来这段描述,从理智上来讲似乎过于夸张,但从情感上来说,我又相信它也许真的发生过: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

到尽头了,项羽终究是人不是神,而人力终有尽时。无能为力了,当他决定不上船而下马作战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就已经成了定局。战斗的最后,项羽在乌江边上自刎,直到项羽死后,汉军的将士们才敢接近他的尸体。随后,几十个汉军将士在争夺项羽尸体的时候相互践踏致死。最终,项羽的尸体被肢解成五份,由项羽的故人王翳、骑司马吕马童,还有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以及郎中杨武这五个人抢得,他们为的是刘邦的悬赏,只要拿到项羽的尸首:赏黄金一千斤,封万户侯。(www.daowen.com)

项羽自刎于乌江,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终于结束了。只剩下最后一个谜团:经历了重重的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乌江边上,眼看就能逃脱了,为什么项羽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放弃?这个时候放弃,那虞姬和八万楚军将士的性命不就白白牺牲了吗?

答案也许就在项羽“无言对江东父老”的话中。不同于在紧要时刻甚至把关中百姓中的老弱病残都拉上前线的刘邦,项羽自从率八千子弟兵过江之后,历史上并没有明文提及他在江东大规模强征过壮丁,或许他不愿意再让江东的父老乡亲承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时间往前推一年,当项羽与刘邦对峙于广武的时候,项羽就曾对刘邦说:“这几年天下纷争不断,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你我二人吗?刘邦你要是男人就下来,我们两个人单挑,谁赢了天下就归谁,不要拖累了天下的百姓。”五年来,项羽虽然每战必胜,但他和他的士兵以及他的百姓们越来越疲惫,越来越力不从心。如果刘邦能让这个世界安定下来,那不如随他吧。

这就是项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一生都在不断发怒,但只有在乌江边上,他才仰天而笑。虽然在战争中,他屠城、坑降卒,但这是他争夺天下的手段,而他争夺天下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人都是感情复杂的动物

(1) 地名,今山东省平原县。

(2) 地名,今河南省太康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