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渭南职教园区的建设概况及意义

渭南职教园区的建设概况及意义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建设渭南职教园区的由来与意义渭南职教园区位于渭南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园区内,是渭南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9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下设渭南职教园区建设办公室为建设主管单位,成立渭南职教园区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

渭南职教园区的建设概况及意义

(一)建设渭南职教园区的由来与意义

渭南职教园区位于渭南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园区内,是渭南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9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渭南高新产业开发园区是陕西省最早建立的省级高新区,1988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见图8-2)。作为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渭南高新产业开发园区依据“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和“突出主导产业、完善城市功能”的思路,经过多年建设,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科电子、现代医药、农产品加工、职业教育六大产业园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有别于普通教育类型,具有外显的实践性和跨界性。发展职业教育是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生工作的战略举措,渭南市人民政府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把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融合建设、同步发展,有力促进了渭南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助推渭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渭南职业教育园区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渭南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渭南市委、市政府针对渭南市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档次、整合做大渭南市职业教育品牌的具体措施。渭南职教园区初期的建设目标是将渭南职教园区建设成为“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的职教园区”,致力于打造“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

图8-2 渭南职教园区地理位置

2010年7月13日,渭南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意见》[10]中提出,为了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做大、做强、做优渭南地区职业教育事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稳步实施、有序发展、先易后难、公民办并举、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构建以渭南职教园区为龙头、县级职教中心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切实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部门分头管理、学校布点分散、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促进渭南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依据文件规定,政府部门支持、鼓励、帮助渭南中心城市(含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的公、民办职业学校,采取学校联办、专业联办或独立办学等形式进入职教园区办学。在职教园区建设方面,应通盘考虑全市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合理设置专业,明确重点专业、合并相近专业、淘汰落后专业、避免重复专业、建好特色专业,逐步实现校校有重点、专业有特色。在资源共享方面,中央财政、省财政投资建设的实验实训设备要按照专业布局统筹安排,使用紧缺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设施,提倡资源共享。

(二)渭南职教园区的建设目标与规划

渭南职教园区位于渭南市西北角,是高新区六大特色产业园之一。东起石泉路,南至东风大街,西至零河东岸,北至乐天大街,职教园区总面积约524公顷。其中渭南市临渭区所占用地面积为268公顷,西安市临潼区所占用256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438公顷,其中一期(起步区)规划建筑面积11公顷,图8-3、图8-4分别为渭南职教园区区位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园区基础设施一期(起步区)建设项目总投资75142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39962.2万元,其他费用35179.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东西6条主干道,南北3条主干道的道路建设以及给排水、绿化、照明、通信等配套设施。一期工程的建设期限为2009-2011年,目前已完成建设目标。按预期规划,2011年完成职教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和规划范围内的6所学院建设,使渭南市省市重点职业学校数量发展到25所左右,全市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达到12万人,2018年达到30万人左右,各类技术培训每年30万人次,学历教育与培训规模比2007年翻两番。

图8-3 渭南职教园区

图8-4 土地利用规划

在职教院校入驻园区方面,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北烹饪培训学院(原西北新世纪学校)、渭南电力能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原陕西扶贫学校)、渭南普田工程机械学校、渭南金融职业学校、渭南市机电工程学校、渭南印刷机械学校、渭南幼儿师范学校、陕西渭南商贸技工学校、渭南汽车工程技术学校、渭南计算机信息工程学校、渭南爱莉丝艺术学校、渭南兴华职业技术学校、西北理工职业学校、渭南市医科专修学院等16所院校相继申请入园。截至2013年,已入驻的学校有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渭南电力能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原陕西扶贫学校)、西北烹饪培训学院(原西北新世纪学校)。

在组织机构方面,成立渭南市市委书记担任组长,渭南市市长担任副组长的渭南城区职教领导小组。下设渭南职教园区建设办公室为建设主管单位,成立渭南职教园区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

(三)入驻渭南职教园区的各类学校

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由原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四校合并组建而成,总占地面积约59公顷,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253万元,馆藏图书83万余册。其中,新校区位于工业新兴、交通便利的渭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2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8月25日投入使用。学院目前设有护理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护理、中医学中药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会计、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33个高职专业。近年来,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增强,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职专业已由建院初期的3大门类7个专业,扩大到9大门类28个专业,生源范围扩大到全国14个省份。连续三年招生稳步增长,实现了招生计划、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同步增长。学院坚持普通全日制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并重,培养与培训并举,搭建在校生、社会考生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立体互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多证书”教育。除独立举办高等继续教育专科外,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各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多元选择。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坚持校企合作,与国内多个知名企业、省市县级医院、学校及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开办“雨润班”“大农班”“中江班”等企业订单培养班。通过就业指导课、校内外招聘会、就业实习基地、政府公益岗位、创业项目引导,提供就业一条龙服务,构建了学生就业“绿色通道”。(www.daowen.com)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前身是铁道部渭南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由铁道部划归陕西省人民政府,2003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改制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隶属陕西省教育厅。学院以交通运输类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主干,培养铁路和城轨、公路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建设单位。

学院分临渭、高新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52亩,其中新校区占地898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人。建有349亩的测绘教学实训基地,各类试验实训基地(室)70个;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18个铁路局建有126个校外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近87.7万册,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及开架借阅;建有文体中心、乒乓球馆、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

学院设有铁道工程系、轨道工程系、道桥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继续教育部等八系三部。开设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物流管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铁道通信信号、建筑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39个专业。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基本形成了以大专层次的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格局。

学院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院精神。以“德修身,技立业”为校训,以“博爱、诚信、和谐、创新”为校风,依托铁路行业,紧密结合市场,突出铁路工程办学特色,实施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毕业生推行“就业准入制”和“召回制”,毕业生遍布祖国铁路、公路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学院已与全国200多家铁路和地方建筑企业建立了人才供求关系,形成了较稳定的就业网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大部分专业毕业生呈供不应求之势。

3.渭南技师学院

渭南技师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渭南地区技工学校,1996年依托渭南地区技工学校成立了渭南工业学校,2002年被国家劳动部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目前渭南技师学院、渭南工业学校,两校一体,资源共享。学院目前占地311亩,开设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信息机电设备维修、服装设计与加工、涉农等专业。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百所示范院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陕西省示范性中职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紧缺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陕西机电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在实训条件方面,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400万元、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职业培训项目650万元及意大利政府援助的240万欧元职业培训项目陆续投入实训基地建设中。

依据职业教育办学与市场接轨的导向,学校提出了“依托名企办名校”的办学新思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新模式,学校先后与陕西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陕煤集团渭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重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成立委培班,将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用工紧密结合,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集预备技师、高职、高级技工、中专、成人高等教育、短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多门类办学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就业率连续13年保持在98%以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4.西北新世纪学院

西北新世纪学院创办于1992年。21年来先后为社会培训了4万余名专业技能人才。学院以公益性扶贫帮困为目的,为各届学员减免学杂费500余万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青年谋到了就业岗位,帮助近3万个贫困家庭走出困境。学院先后在北京、深圳等13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并和500多个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2006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陕西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办学需要,提升办学质量,学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实施易地搬迁。新校区位于渭南市科技教育园区内,东起石泉路、西至园区东路、北邻敬贤街、南到西新街,占地面积7.8公顷,建设用地6.8公顷,总建筑面积9.6公顷,总投资1.2亿元。

新校区规划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训(实习基地)、行政办公楼、多媒体报告厅、职业培训实习中心、学生公寓楼、教职工公寓楼、综合性沿街商业及就业安置楼、体育场等设施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一期工程以教学楼、公寓楼、体育运动区及实习工厂建设为主,形成主体框架;二期工程以办公楼、图书馆、大礼堂、多媒体教育及报告大厅建设为主;三期工程为实训大楼、综合性服务就业安置楼建设。建成后,办学规模可达到38个专业、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人,将会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空前的改善,现实困难得到根本的解决,教育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育人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5.渭南电力能源职业技术学校

渭南电力能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原陕西扶贫学校)是一所以科技扶贫育人为宗旨的综合性技术学校,是陕西省重点技术院校,率先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属国家各种专项工程资助资金扶持单位,被国家八部委联合评选为“培训外来务工青年先进集体”“国家重点职业培训基地”,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联合评选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人民政府推选的“诚信办学示范单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评选的“教学质量信得过单位”,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选的“全省再就业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总部设在渭南市,现拥有甘肃平凉、陕西的咸阳市、商洛市商州区、宝鸡市蔡家坡、渭南、华县、渭南教学西区等七个培训基地,附设一所华县永兴初级中学,30个商贸服务产业,一个招待所、影楼美食城等,形成了多元化门面结构,已发展成为跨地区,跨省域的扶贫职业技术培训集团。学校设小吃、家电维修等16个专业,专业屡获全国及省地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