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火灾时,无路可逃的自救法

火灾时,无路可逃的自救法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疑,避难间是无路可逃时暂时性的避难场所,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万不得已跳楼的自救当大火逼近,楼层较低的住户在无路可逃时,可以采用跳楼逃生。“杆棒跳楼法”也是一种不错的跳楼方法。西方的一名专家从美国人支撑竹竿过河的传统游戏竞赛中获得了灵感,提出了人们没想过的“杆棒跳楼法”。

火灾时,无路可逃的自救法

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无路可逃时的自救方法,避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采用避难间自救

一是利用避难间。在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物里,一般都在经常使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火灾时,可将短时间无法疏散到地面的人员、行动不便利的人员以及在火灾期间不容中断工作的人员,如医护人员、广播、通讯工作人员等,暂时疏散到避难间。

二是创造避难间。对于没有避难间的建筑物,或通路已被烟火封锁时,应创造避难间。如果房间中烟雾不大,就要关闭所有的门窗,并将靠近燃烧一侧的门窗顶死,然后用湿毛巾等将所有的孔洞堵死,最后向地面洒水降温,并淋湿房间中的一切可燃物,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免于遇难的房间。

创造避难间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不要轻信避难间。无疑,避难间是无路可逃时暂时性的避难场所,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所以,不要在能够疏散的情况下不疏散而创造避难间避难。

避难间要选择在有水源而又利于同外界联系的房间,以便同消防队、有关单位及外界人员联系。白天应在窗上放上屋内有人的明显标志,夜晚要打开电灯、手电等向外界报警求援。

不要轻易打开避难间。楼层火灾,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之所以蔓延迅速,都是由于打开了门窗所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不要打开门窗。如果避难间内充满了浓烟,避难者无法忍受,可以打开背火一侧的门窗。开启门窗前,一定要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则不能开启,应选择其他出口。(www.daowen.com)

如果大火突破了避难间,或者遇险者根本无处避难,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扒住阳台或扒住窗台翻出窗外,以求绝地逢生。

(2)万不得已跳楼的自救

当大火逼近,楼层较低的住户在无路可逃时,可以采用跳楼逃生。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三层以下楼房。跳楼时也不可盲目跳下,也应该掌握技巧,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往楼下的石棉瓦车棚、花圃草地、水池河滨或枝叶茂盛的树上跳,这样可以减轻伤亡程度。要抱一些棉被、枕头等松软的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这样可以减缓冲击力。

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徒手跳时要抱紧头部,身体弯曲,蜷成一团,这样可以减少头部着地的可能性。

此外,世界灾难学者也提出了不少“自救”技巧,其中,休斯地1991年提出的人们意想不到的“软家具加重法”,获得了专家们的赞扬。这种方法并不复杂,即在沙发、席梦思(最好数床相叠)等高楼上可以得到的家具下面捆上重物,如哑铃、带泥的花缸、水泥板等,总之,越重越好,然后人蹲在上面,两手紧紧抓住软家具从窗口或阳台被人推下。这样,由于这种“人物联合体”的重心在下面,因而上面的人不易翻转,而底下又有软物,因而获救的可能性较大,模拟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杆棒跳楼法”也是一种不错的跳楼方法。西方的一名专家从美国人支撑竹竿过河的传统游戏竞赛中获得了灵感,提出了人们没想过的“杆棒跳楼法”。它只要一根结实的比人稍长的杆棒就行,木棒、竹竿、铁棍、钢管均可,但越结实越好,如有条件,杆棒两头应捆上重物(没有捆也可用)。下跳时,双手将杆棒抱住,双腿夹住,两脚交叉扣住,如爬竹竿一样,头与手的上部、脚的下部务必留出一段,两头约50厘米。由于约80%的跳楼者坠地时不是头着地就是脚碰地,因此,抱杆跳楼者大多数是杆棒先撞地,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身体受伤害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