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钩工作规范,避免钓鱼问题

提钩工作规范,避免钓鱼问题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采用“一看、二查、三提钩、四呼应”的作业方法。前行车组脱钩后,应向后方提钩员显示“脱钩信号”。未得到信号时,后方提钩员不得提钩。其他如临时发现软管未摘、提钩链未绑好或提钩杆失灵,在提钩点以前不能提钩,也会产生“钓鱼”。小车组及难行的大、中车组进入难行线发生“钓鱼”时,则需指挥将车列拉回提钩点以前,重新推送提钩。

提钩工作规范,避免钓鱼问题

1.提钩时机与脱钩点

脱钩点:车组在峰上脱离车列开始溜行的地点,称为脱钩点。

提钩时机应在车组进入脱钩点之前。此时,车钩呈压缩状态,易于提开车钩;车组一旦超过脱钩点,车钩立即呈伸张状态,不易提开。

提钩不宜过早或过晚。提钩过早,如遇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停止溜放作业时,对于已经提开车钩的车组来说,无法使其停止溜放,危及作业安全;提钩过晚,车组一旦进入或超过提钩点时,车钩立即呈伸张状态,不易提开,车列必须回拉后才能提开车钩,影响作业效率

也就是说,车组总重的1/3越过峰顶时,车组开始脱钩。如车组重量按长度均匀分布,则车组越过峰顶长度等于1/3左右开始脱钩。由此可见,脱钩点与车组的大小和空重有关。一般规律:小车组越峰1/2左右、大车组越峰1/3左右脱钩;车组内重、空车的排列顺序为前重后空时,按长度确定的脱钩点提前,反之,则推后。

2.提钩方法

提钩工作由连接员根据调车作业通知单进行。一般采用“一看、二查、三提钩、四呼应”的作业方法。

“一看”:看调车作业通知单,保证摘钩车数与计划相符;看推峰速度、车组走行性能和前行车组脱钩后溜行速度,保证峰顶间隔。

“二查”:检查风管是否摘开,提钩杆是否良好,人力制动机是否松开,所摘车组是否禁溜车或禁止过峰车。(www.daowen.com)

“三提钩”:先试提车钩,但不要提开,以便检查钩链是否折损或死钩;然后看准提钩时机,用力提开车钩,并监督脱钩情况。

“四呼应”:由两名提钩人员负责提钩时,应做到“两人交叉提钩,钩不脱,手不离,前钩不脱,后钩不提”。前行车组脱钩后,应向后方提钩员显示“脱钩信号”。未得到信号时,后方提钩员不得提钩。

3.产生“钓鱼”的原因及处理

产生“钓鱼”的原因,主要是提钩点掌握不当,错过了提钩时机。其他如临时发现软管未摘、提钩链未绑好或提钩杆失灵,在提钩点以前不能提钩,也会产生“钓鱼”。

“钓鱼”以后,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1)“钓鱼”的车组为大、中车组且又进入易行线时,调车指挥人可指挥司机加速推进。在机车加速、车钩压缩的一瞬间提开车钩。这种方法必须要配合好,抓住提钩时机,否则会越推越“钓”,最后即使提开车钩,车组也可能溜不到位,造成堵门。

(2)小车组及难行的大、中车组进入难行线发生“钓鱼”时,则需指挥将车列拉回提钩点以前,重新推送提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