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五年,吴子夷昧去世,蔡昭吴逃亡郑国

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五年,吴子夷昧去世,蔡昭吴逃亡郑国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昧1卒。夏,蔡昭吴7奔郑。译文鲁昭公十五年,春季,周王的正月,吴子夷昧去世。这是符合礼制的。国君在庙里有祭礼活动,听到大夫死去的消息,撤除音乐,把祭祀进行完毕。夏季,蔡国的昭吴逃亡到郑国。冬季,昭公到晋国。2 有事于武宫:指于武公之庙举行祭祀。5 摄主而往:请相当的人代为主祭,自己立即赶往丧事现场。7 蔡昭吴:蔡国大夫昭吴。8 鲜虞:国名,又称中山。

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五年,吴子夷昧去世,蔡昭吴逃亡郑国

原文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昧1卒。

【经】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2,籥3入。叔弓卒4,去乐,卒事。

【传】其言去乐卒事何?礼也。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5。大夫闻大夫之丧,尸6事毕而往。

【经】夏,蔡昭吴7奔郑。

【经】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经】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8

【经】冬,公如晋。

译文(www.daowen.com)

【经】鲁昭公十五年,春季,周王的正月,吴子夷昧去世。

【经】二月,癸酉日,在武庙里有祭祀活动,奏籥管的人进入。叔弓卒,撤除音乐,继续祭祀完毕。

【传】这里说撤除音乐把祭祀进行完毕是怎么回事?这是符合礼制的。国君在庙里有祭礼活动,听到大夫死去的消息,撤除音乐,把祭祀进行完毕。大夫听到君主死去的消息,请人代表主祭的行祭事,自己即行前往。大夫听到大夫死去的消息,以礼接待代神受祭的尸,这样的事完毕再前去。

【经】夏季,蔡国的昭吴逃亡到郑国。

【经】六月,丁巳日,朔日,发生日食

【经】秋季,晋国的荀吴领兵攻伐鲜虞。

【经】冬季,昭公到晋国。

注释 1 夷昧:继馀祭为吴王。2 有事于武宫:指于武公之庙举行祭祀。3 籥:祭祀时必有乐,乐有文舞、武舞。文执羽籥,武执干戚。入庙时先文后武。籥乃文舞所吹之管,这里用籥代指首先入庙文舞乐队。4 叔弓卒:叔弓,大臣,或在祭祀现场,暴卒。5 摄主而往:请相当的人代为主祭,自己立即赶往丧事现场。6 尸:指宾尸,大夫之祭谓之宾尸。7 蔡昭吴:蔡国大夫昭吴。8 鲜虞:国名,又称中山。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