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文宗与郑注:权谋与背叛

唐文宗与郑注:权谋与背叛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文宗对郑注十分感激,郑注一时间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前来巴结他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而贪财的郑注对于这些人所送的财物全部照单全收。王守澄引荐郑注和李训是为了间接地控制唐文宗,然而唐文宗不知就里,反而将他二人引为知己。李训的本意是将陈弘志调来长安指证王守澄,但陈弘志却在不久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杀害了。这个计划落空之后,唐文宗又将王守澄调升任为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目的是把他调离长安。

唐文宗与郑注:权谋与背叛

宋申锡一事给唐文宗的打击很大,就在此后不久,党争问题又一次浮出了水面,弄得唐文宗无所适从。因为接连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唐文宗一直有一股郁结之气在胸中难以抒发。十二月十八日,身心俱疲的唐文宗患上了风疾,后来竟然发展到了口不能言的地步。在王守澄的推荐下,神策营行军司马郑注前来为皇帝诊脉。

郑注是山西翼城人,因为家中十分困苦,所以便四海游历,以行医谋生。他本来姓“鱼”,所以又被称为“鱼郑”。郑注曾经在地方上治好了许多官员的疾病,所以名声便渐渐大了起来。后来徐州的一个牙将把他推荐给了徐州节度使李愬。郑注不负所望治好了李愬的病,随后就被推任为徐州节度使官署的衙推。

郑注自恃有些才能,当官了之后就对徐州的军政有些看法,但他的这种做法却惹怒了当时在徐州担任监军使的王守澄。王守澄想让李愬把郑注赶出军营,但李愬却把郑注推荐给了王守澄,并说他是一个值得一用的奇才

王守澄虽然大惑不解,但因为有李愬的推荐,他还是同意和郑注谈一谈。李愬见王守澄应承了,便马上命郑注前来拜见。这一谈,王守澄大喜过望,两人气味相投,简直是相见恨晚。其后,王守澄被调回承安任知枢密,郑注也随他一起来到了都城。

郑注半个月之后便将唐文宗的风疾治好了。唐文宗对郑注十分感激,郑注一时间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前来巴结他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而贪财的郑注对于这些人所送的财物全部照单全收。在这些行贿之人中,有个名叫李训的流放之徒。在钱财的诱惑下,郑注便向王守澄引荐了李训。在王守澄的安排下,李训很快就来到了唐文宗身边。

李训不仅长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而且才识过人,尤其精通《周易》,这便大大合了唐文宗的心意。王守澄引荐郑注和李训是为了间接地控制唐文宗,然而唐文宗不知就里,反而将他二人引为知己。在多日的相处之后,唐文宗便将他心中的苦闷倾诉给了郑、李二人。(www.daowen.com)

郑注虽然贪财,但也有些见识,而李训费尽心力回到长安就是为了一展抱负。所以,二人听了唐文宗的倾诉之后都表示愿意担当起诛灭宦官的重责。唐文宗觉得自己又一次找到了得力的人才,于是下旨拜李训为相,擢升郑注为凤翔节度使。

李训首先解除宦官手中的兵权,将王守澄调任神策军右中尉,而命宦官仇士良接替了他之前的左中尉之职。

仇士良本就和王守澄有过节,也同意帮助李训等人。分割了王守澄的兵权之后,李训等人旧事重提,将当年唐宪宗的死又翻了出来。而仇士良更是十分肯定地说,唐宪宗就是被陈弘志和王守澄害死的。李训的本意是将陈弘志调来长安指证王守澄,但陈弘志却在不久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杀害了。

这个计划落空之后,唐文宗又将王守澄调升任为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目的是把他调离长安。失去兵权之后的王守澄毫无还击之力,随即就被唐文宗用毒酒赐死,对外却宣称暴病身亡。与此同时,韦元素、王践言、梁守谦、杨承和等宦官也先后被赐死或者流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