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山水画代表作

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山水画代表作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之一,现典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方山峦高耸挺拔、雄伟宏大,《溪山行旅图》中中峰鼎立的大山也同样具备了此特征,两米多的高度,是一幅巨型立轴式山水画。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利用流水雾气将图画分割成三块,并且每一区块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刻画。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山水画代表作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之一,现典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宋因为地理位置靠北,因而山水中多画北方山峦。北方山峦高耸挺拔、雄伟宏大,《溪山行旅图》中中峰鼎立的大山也同样具备了此特征,两米多的高度,是一幅巨型立轴式山水画。全卷分为三段,分别为近景、中景、远景,典型的全景式构图。什么是全景式构图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类肉眼的观察模式吧。事实上,人的肉眼观察区间也分为三个层次,即近景、中景与远景。虽然有三块监测区域,但同一时间只能有效的关注一处景观,绝不可能同一时间将近景、中景、远景一一看清楚。原因是人的肉眼是一种单点聚焦的观察模式。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假如用眼盯住手中的水杯,水杯后的背景事物甚至是更远的空间会变得模糊。反之,若盯着水杯后的空间,近处的水杯反而会变得模糊。这正是单点聚焦而产生的视觉图像。西方风景画为什么那么真实又有立体纵深感?正是因为他们使用了符合人类视觉观察模式的透视法则,即焦点透视。焦点透视是根据模拟人类肉眼的单点聚焦模式而发明出的透视法则。通过运用焦点透视法人们能画出有立体感空间感仿真自然的景观。但若是反其道而行,使用反人类单点聚焦观察模式的非焦点透视法则又会出现怎样的视觉画面呢?结果是非立体、无空间感的平面画面。这正是中国画之所以是平面图像的又一原因。中国画中的全景式山水正是同视觉的空间透视相背离。所谓全景式山水,不仅是指构图包括近景、中景、远景三处景观,更重要的是指对三处景观均有深入全面的刻画。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利用流水雾气将图画分割成三块,并且每一区块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刻画。这“实实在在”的刻画使图中出现了多个聚焦点,而这种多点聚焦的透视法则被称为散点透视。(www.daowen.com)

范宽《溪山行旅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